摘要: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创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为如何提升科技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科技新闻 传播效果
1 引言
如今,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科技新闻报道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渠道,其传播效果更是不可小觑。而当前,由于新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许多科技新闻报道质量参差不齐,与新媒体的“适配度”还不高,在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下,科技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不够明显。
2 科技新闻报道传播
2.1 坚守报道科学性
科技新闻由于其专业性较强、精准性较高,在报道宣传过程中,需要与科学研究一样严谨,科技新闻报道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渠道,要远离“博眼球”,坚守报道科学性,加大对科研知识的储备,增强对科技新闻的判断力,养成及时请采访对象审稿的好习惯,保证科技新闻权威性。
2.2 内容的丰富性
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在于它的信息丰富性。科技新闻报道涵盖了广泛的科技领域,科研过程中的最新进展和突破,还深入解析了科技背后的原理和应用。信息丰富性不仅满足了读者对科技的好奇心,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2.3 倡导科研精神
近年来,我区科技事业发展快速,涌现了大量科研专家和学者,攻克了一批又一批的科研难题。在科技新闻报道内容输出中,大多以科技进展和科技成果为主,同时,也应该体现科研工作者和学者的科研精神。我区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全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推动者,他们为之奋斗的故事值得传播,也具备很大的新闻传播价值。
3 提升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
3.1 少用专业术语,善用文笔技巧,增加可读性
采写科技新闻报道,往往专业性强,若只局限于科技领域,就科学言科学,就容易将新闻报道写成科研报告,对受众而言,枯燥乏味,很难引人入胜。面对受众习惯和对科技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要善用文笔技巧,少用专业术语,主动讲好科技故事和科技工作者的故事,通过精心策划报道,提高受众对科技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向受众传递科技魅力和价值,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
3.2 拓宽传播渠道,“借力”新媒体传播优势
目前,科技新闻报道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传播方式以图文报道为主,存在受众不爱看的问题,传播效果还不够明显。要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拓宽传播渠道。传统媒体要主动“借力”,借助新兴媒体传播优势,顺势而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尽快从“相加”阶段进入“相融”阶段。充分利用受众最为广泛、传播最为迅捷、公众最为接受的信息传播载体,实现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
3.3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注重全民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大幅提升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必备条件。加强对青少年、农牧民等不同目标受众的科学素质提升。缩小城乡、区域和重点人群之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异,在科技新闻传播过程中,注重对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为受众去伪存真、增信释疑。
4 结语
科技新闻报道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渠道,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报道宣传过程中认真严谨,坚守报道科学性,加大自身对科研知识的储备,要善用文笔技巧,主动讲好科技故事和科技工作者的故事,积极与新媒体“适配”,拓宽传播渠道,锁定受众人群,实现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
(作者简介:扎西央宗,现供职于西藏科技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