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学思践悟

赓续“老西藏精神” 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

2023年11月03日 11:2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强调要继续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老西藏精神”。如今,“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成为建设现代化新西藏的精神财富和推动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藏族同胞和各族干部群众充分发扬 “老西藏精神”,经过70多年,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快速发展,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经济发展成就瞩目,社会环境稳定和谐,民族宗教团结和睦,国防边防安稳巩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的贺信中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希望西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新征程上,赓续“老西藏精神”,坚定不移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四件大事”“四个确保”,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谱写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西藏篇章。

赓续“老西藏精神”,抓住稳定大事,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

新时代新征程,西藏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弘扬“老西藏精神”对于西藏各族人民在全方位各领域多格局构筑反分裂斗争精神防线有着根本性意义。“老西藏精神”是跨越历史和现实连接新老西藏干部心灵的精神桥梁,是新时代做好西藏工作,引起西藏各族人民爱国主义情感共鸣的“扎木聂(藏族弹弦乐器)”。“老西藏精神”诞生、丰富、升华、光大的过程贯穿了尊重民族差异、消除民族隔阂、加强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在“老西藏精神”的引领下,西藏造就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和现实依据,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团结奋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携手前行。西藏必须聚焦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深化改革,围绕维护国家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所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家安全、民族宗教、社会治理、意识形态等体制机制,完善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上迈出新步伐。

赓续“老西藏精神”,抓住发展大事,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发扬“老西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让西藏彻底摆脱了束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与其他省区相比,西藏整体经济实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因此西藏的经济发展任务依然艰巨。此外,高质量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优先,而且要以人民生活改善为中心,因此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更要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必由之路。“老西藏精神”的凝聚来源于西藏革命、改革、建设的历史实践,其内源本质就是为西藏人民谋幸福,这就要求传承革命智慧,从“老西藏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推动西藏经济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深化改革,围绕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民生福祉所需,稳步推进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综合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上开创新局面。

赓续“老西藏精神”,抓住生态大事,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在西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高地的过程中,赓续“老西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老西藏精神”是以“特别能吃苦”为灵魂的革命精神,它体现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中克服雪域高原艰苦的自然环境,战胜冰寒交迫、山峭路陡的大自然,实现发展建设西藏的目标。正是在“老西藏精神”指引下,西藏地方实现了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建成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的伟大成就。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如今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已经由征服大自然转变为尊重、顺应、保护大自然,尤其对于青藏高原这一“世界屋脊”“中华水塔”的地区,保护好其生态环境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在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是西藏各族人民对民生保障和改善提出的更高要求。为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内涵要求,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党中央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以保护生态环境来提高西藏民生质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保护视为西藏“四件大事”之一。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过程中,西藏地区展现新作为,不仅是对“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新征程上,西藏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西藏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西藏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加显著的贡献。

赓续“老西藏精神”,抓住强边大事,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

西藏是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因此,做好西藏的富民强边工作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必要保障。70多年来,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继承弘扬“老西藏精神”,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把对党的无比忠诚、对祖国的赤诚热爱融入每一寸国土,谱写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生动篇章,涌现出以卓嘎、央宗姐妹为代表的爱国守边先进模范。在长期固边守边的无私奉献中,他们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爱国守边英雄。新时代新征程,西藏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光荣使命,守边有责、负责、尽责,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西藏必须聚焦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深化改革,围绕完善边境防控、稳边固边所需,持续加强边境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固边兴边富民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持续加快“一带一路”支撑点建设步伐,坚决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推动乡村振兴、维护边境稳定,实现边境贸易和进出口贸易双增长,以产业发展支撑固边兴边富民,在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上取得新成效。( 作者:王文旭 李金涛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

本文系教育部2020—2022年高校思政课建设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项目批号21SZJS54010695)”、2022年度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项目批号:纵20230009)、西藏民族大学2022年改革发展专项---科研能力提升(项目批号:3240822006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董秀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