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社会焦点

把握好非遗市场化之“度”

2024年04月01日 10:3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曲扎
分享到:    

在西藏博物馆文创体验馆里,非遗元素和文创产品充分结合,藏戏鼓和藏戏面具造型的棒棒糖、镇馆之宝双体陶罐造型的陶器摆件、融合苏绣技艺的唐卡产品、各种编织产品和瓷器等琳琅满目。据报道,这些文创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日均营业额能达到1.5万元左右。这是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非遗市场化和产业化开发保护新路径,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的缩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西藏独特的地理和文化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我区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03项、代表性传承人1668人。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国家级非遗106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6人,数量高于全国各省份平均数。坐拥丰厚资源,如何将非遗“厚家底”转化为发展“新引擎”,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发展非遗,是一道必答的时代命题。

布达拉宫文创产品广销区内外,藏香发源地拉萨市尼木县吞巴镇吞达村产业化路径越走越宽,昌都市藏医药产业坚定“走出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种种事例说明,让非遗积极走向市场、拥抱机遇,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了解丰富多彩的非遗以及对非遗的保护,不仅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也可以进一步凝聚把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强大合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不在于束之高阁,而在于活态传承、融入时代、生生不息。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促进非遗文化与市场接轨,通过有力的市场导向,驱动非遗文化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在以往相对单一形式的基础上,发生积极的“化学反应”,探索更为立体全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更加协调有效的良好态势。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非遗的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部分非遗项目受到发展资金不足、产品销路、制作复杂无法实现批量生产等困难的制约。另一方面,走向市场就意味着要不同程度地迎合、贴合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了将非遗技艺简约化、粗糙化、趋同化的危机。近年来,在国内一些地方已有非遗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将非遗项目戏谑化、娱乐化的教训。有鉴于此,我区在推动非遗市场化中,不能一味追求产业规模效益,而应该把商业利润让渡给传承人,让传承人安心提升技艺,在交流中创新。

在非遗市场化、产业化的时代潮流中,平衡好保护与开发、产量与质量、本真与创新的“度”,相关职能部门不能“缺位”。例如,针对技术性强、制作周期长、经济效益低,难以实现市场化的非遗项目,应设立保护基金、举办展示展览,以非遗进校园等方式拓宽传承途径,并强化数字化保护、影像化记录和数据库存储。针对“火”起来的非遗项目,在扶持拓宽市场化路径的同时,避免重短期效益、三分钟热度,导致非遗产业开发形式化,变成面子工程等现象,依法制止打着非遗保护的幌子牟取商业利益的行为,对于滥用非遗项目或者过度开发的情况要加强监管力度。

以市场驱动非遗“活”起来,固然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非遗传承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可少。要积极借助文旅部推广的非遗研培计划、“非遗+”模式等,让非遗项目主动找到市场的入口,不能被动地“冻”在展览馆、博物馆,坐等市场买家上门。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非遗传承人要坚守自己的初心,避免完全缺乏主见、听任市场摆布。一言以蔽之,非遗走市场化道路的一切决策,都要以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得到完整性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以及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