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未来之城”不断从蓝图变成实景

2024年04月02日 09:2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分享到:    

郑岩

近段时间,关于雄安新区的新闻接二连三:“千企雄安行”“百所高校雄安行”“百家科研院所雄安行”活动相继举办;京雄快线桥梁工程全线贯通;北京地区15所部属高校将向雄安新区疏解……放眼雄安,处处可见日新月异的创造,时时展现生机勃勃的图景。

今年,是雄安新区设立的第七年。7年来,雄安新区拔节生长,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城市框架基本拉开,高端产业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生活品质持续提高,“未来之城”不断从蓝图变成实景。目前,雄安新区绘蓝图、编规划、出政策等重大基础工作基本完成,现在已经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非首都功能并重的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一座“未来之城”是什么样?雄安正在给出自己的回答。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见证着一座新城的建设速度。而地下新建管廊让水电气等管线住进“集体宿舍”,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更照见了一座新城的建设质量。“地上之城”拔地而起,“地下之城”别有洞天,“云端之城”孪生共建,正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的生动缩影。以科技赋能城市建设,雄安新区的综合承载力、自我发展力必将全面提升,为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创造更加适宜的城市空间。

“城,所以盛民也。”建新城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处处是游园”,这是雄安的“绿色距离”。居民举目可见绿意、触手可及绿植,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分钟到幼儿园、10分钟到小学、15分钟到中学”,这是雄安的“教育时间”。让学校离家更近,家长学生就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便利。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再到就业创业,雄安不断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为“人民城市为人民”写下生动注脚。

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近年来,从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大楼加快建设,到北大人民医院项目顺利开工,再到中铁产业集群、中电建4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体落户,疏解项目落地建设集聚成势。与此同时,住房、教育、医疗、薪酬等配套政策体系持续完善,“雄才卡”发放超万张,一揽子支持政策让雄安不断发挥人才虹吸效应,让更多人来得了、留得下、发展好。事实证明:疏解不是生产线、生活区的简单转移。让疏解成为产业发展、人才成长的契机,就能更好实现疏解地与承接地的双赢,推动新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如何描述雄安巨变?一位讲解员说:讲解词的更新速度赶不上雄安的建设进度。新的春天,雄安新区56个项目集中开工,工地塔吊升降、机器轰鸣、工程车穿梭,以开工的忙碌跑出建设的速度。

从一张白纸到雏形显现,雄安正在飞速成长;从七岁到千年大计,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干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座标杆之城、宜居之城、创新之城将大有可期,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将有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益西旺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