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爱国主义教育法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4年04月22日 09:1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个价值观问题,更是一个理想信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施行,也为高校的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首要内容

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是党培育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优良传统之一。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进的历史进程中,历代主要领导同志深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武装青年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青年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即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而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六条列举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首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主要理论成果,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高校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必须开足开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尤其是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这是高校思政课集群的灵魂课程,也是核心课程。

二、弄通“五史”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六条明确列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五史”,即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只有弄懂这“五史”,才能让大学生更好地明确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内涵,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爱国主义是一种从“五史”中汲取的历史主动性和自信力,这种自信力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中的辉煌成就,源自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不二法门,源自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源自于只有建立新中国才能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的历史事实,源自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总结经验,更是为了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得历史主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习“五史”知识,掌握“五史”精髓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明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六条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中明确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最大的历史功绩是建立了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个历史阶段最大的历史功绩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三个历史阶段的历史功绩是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个历史阶段则取得了全方位的历史成就,这些成就总结起来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十三个方面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创造的重大历史成就造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座座里程碑。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完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政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立足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实践,总结党和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必须将这些历史经验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之中,并告知大学生,这“十个坚持”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热爱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要求

思政课是帮助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掌握正确的政治观点,最终养成合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规范。衡量思政课的成效,不能仅仅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而要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的道德实践中来考察。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六条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众所周知,国旗、国歌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平年代,维护祖国的尊严就是爱国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在现实生活和日常工作中热爱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侮辱国旗、国歌、国徽或者其他有损国旗、国歌、国徽尊严的行为。只有每个大学生在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切身行动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尊严,才能把爱国主义精神落到实处。

五、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目标的题中之意

坚定“四个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日臻完善的必然结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八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自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清醒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的主导权,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刘静宇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