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此次会议不仅明确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方向和目标,更以“保护、开放、质量”为关键词,勾勒出一幅西部地区扬帆起航、驶向质量之海的壮丽画卷。
守护绿水青山,以保护为“帆”扬帆远航。西部地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正如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深邃的论断,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为我们推动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过度开发、破坏环境等问题偶有发生,对可持续带来了一定困难和挑战。“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以保护为“帆”,守护好绿水青山;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深化改革创新,以开放为“舵”引领前行。“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以开放为“舵”,积极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对接与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发展;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当地产业升级转型,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注重“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机遇,推动西部地区与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实现西部地区高质量和跨越式发展。
民生效益为本,重“质量”驶向发展之海。质量发展,不仅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根本要求,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针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成都市为例,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培育本土创新型企业,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打造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关注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作者:苟媛媛)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