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超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最基础、常态化的工作,关乎组织建设、关乎长远发展。党员教育培训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作,事关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如何提高党员队伍的教育水平,则是各级党组织一直在不断探索的“必修课”。正所谓“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各级组织在进行党员教育培训时应当在内容上“入实”、形式上“出新”、目标上“求效”,方可久久为功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内容上“入实”,妙语连珠打造“亮点课堂”。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永远离不开的“主调”就是学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呆板枯燥单一的培训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基层农村党员、干部,他们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本就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大水漫灌,不仅难以吸收和消化,也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让“上座率”“抬头率”大打折扣。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在内容上“入实”,要把重点放在培训的“质”,而非工作的“量”上,持续做好课堂质量的“提升工程”,一以贯之地把理论学习摆在重要突出位置,有效运用好各类多媒体平台、结合好身边人身边事、融入好乡言土语,确保党员干部聆听得投入、思考得深入、理解得透彻,真正在妙语连珠中打造“亮点课堂”。
形式上“出新”,身临其境共建“亮点阵地”。“革命声传画舫中,初心如磐访旧踪”。说起党员教育培训,如果脑海里还只能浮现出一间会议室、几页幻灯片、一沓资料册等固定元素,从侧面说明该地区的党员教育已经好久没有“上新”了,形式单一不说,更叫人“昏昏欲睡”。形式上“出新”,不仅可以点燃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各种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远程教育站点“拔地而起”,让独具地方特色、深耕历史文脉的红色阵地再度“绽放光芒”,进而引导更多党员干部深入“实境课堂”之中,用一次次新体验、新感受、新互动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入心入脑,真正变机械重复为多元出新,让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受触动、提认知、强能力。
目标上“求效”,与时偕行同笔“亮点篇章”。党员教育培训不是“面上功夫”,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通过教育培训这一抓手,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觉悟水平、实战能力,进而更好担当发展重任。为避免“学用脱节”现象的发生,要始终聚焦党员干部履职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提升,积极采用集中培训、专题授课、名师讲座、挂职锻炼、落地实践等方式,推动党员教育培训与实践、发展、时代同频。各级党组织当始终在目标上“求效”,奋力打造一支包含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专业技术人才等重点对象组成的师资队伍,不断吸纳各类优秀案例、实战案例、奋斗经验进课本,真正在与时偕行中同笔“亮点篇章”。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