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减负”为策,“增效”为标。为了构建高效务实的基层工作机制,培养一支具有担当和奉献精神的基层工作队伍,应借助党纪教育之“东风”,聚焦减负增效“两个关键”,在机制、作风、责任“三大熔炉”中淬炼“精简、担当、奉献”之焰,奏响效能提升“二重奏”。
以“大道至简”为引,在“机制熔炉”练就“精简之火”,锻造“高效流畅”的工作流程。“简则明,明则通,通则久。”要找准“切入点”,摸清实情开“良方”,摒弃“空喊口号、作秀造势”之弊,在精文减会“清里子”上下功夫,着重解决“材料出政绩”的顽疾,降低留痕事项在考核中的权重,杜绝“只起草、不负责”“只签字、不把关”等问题;要倡导“短实新”文风,少些大话套话空话,侧重反映基层问题与建议;要完善会议议事制度,按照“能并则并、能简则简”的原则,设立“无会日”“无会周”,统筹做好会议安排,做到“会必议,议必决”,确保会议高效、决策迅速,切实为基层“松绑增能”,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成为基层工作新常态。
以“守正创新”为基,在“作风熔炉”锤炼“担当之火”,培育“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为基层减负也非一日之功。要做好为基层减负增效工作,必须深刻把握反“四风”的规律特点和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效工作措施,解决“老问题隐形变异、新问题禁而不绝”的问题,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正确看待“应尽职责”和“应减之负”,让求真务实正气蔚然成风;要严肃整治党员干部队伍中作风漂浮、担当作为不够甚至“躺平”又想“躺赢”的问题,从而解决党员干部“能下”问题,进一步树立“任人为德为贤”的鲜明用人导向,营造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
以“人民至上”为念,在“责任熔炉”融入“奉献之火”,塑造“一心为民”的服务风范。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成效如何,基层干部和群众最有发言权。减负工作的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沓纲领更重要,不能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形式主义调研,要以问题导向的“解决了”和结果导向的“做好了”作为衡量减负工作成效的标准,以“百姓口碑”为标尺、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新瓶装旧酒”;要将为基层减负成效作为干事创业动力,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躬身于群众之中,多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民生工程”,少一些推诿扯皮、踢皮球的“花架子”“假把戏”,确保基层干部在“被减负”的同时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郭卜文)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