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珠峰快见

【地评线】倡导文明上网 抵制网络暴力

2024年07月24日 17:4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雅莉

近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公安、文旅、广电等部门正式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下称《规定》),将于2024年8月1日起实施。《规定》明确了针对网络暴力的管理主体责任、预防预警手段、账号信息处置办法、网民个人权益保护以及法律法规适用情形等内容,为进一步规范公民网络行为、全面依法治网提供了有力支撑。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更是关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部分,整治网络暴力,就要坚持网上网下协同发力、法律道德共同约束,从社会环境、网络文明、舆论导向、数字素养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社会文明建设、网络空间治理、正面宣传引导、数字素养提升等工程,才能构建起广大网民得以寄托的美好网络精神世界。

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映射,当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10亿,越来越多的民众特别是年轻人上了网,他们在网络上畅所欲言,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极易自成一派、影响他人。因此,做好社会面的教育非常重要,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抓早抓小,从学校抓起、年轻人抓起,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持续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络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文明的网络空间,要采取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诚信建设,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持续评树“中国好网民”“青年好网民”等先进典型,用优质网络文化、优秀先进典型滋养网络空间,营造起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让广大网民在文明健康的网络空间中享受互联网发展红利。

更好地规范和约束自媒体信息。要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力度,运用法治化手段坚决打击网络水军、带节奏吃流量、意识形态渗透等网络恶意或违法行为,持续培养有正能量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三观正确的网络自媒体,广泛传播正能量,才能有效避免网络事件妖魔化、消极化、才能让广大网民更好地了解真相,避免情绪化表达、恶意化解读。

大力实施网民数字素养培育工程。数字素养是广大网民在网络活动中互动、分享、创造的基本素质体现。多年来,各级网信部门始终将实施数字素养提升工程作为重点工作,分领域多角度开展数字素质培育,为应对网络暴力发挥了显著作用。只有坚持数字素养提升计划,深入开展网络法治教育、网民心理建设,让广大网民认识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个人言行,提升正确分析、理性选择、合理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理性应对网络霸凌现象,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减小网络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形成人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网络公约。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次仁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