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珠峰快见

【地评线】校准“坐标系” 扶正“政绩观”

2024年08月09日 11:3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李志超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反映的是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饱含着对干部寄予的正确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等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佳句。也为领导干部实干担当、勇毅前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每一位干部都应当把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深入反思自己的工作实践,辩证理解“位与为”“潜与浮”“始与终”的关系,真正摒弃私心杂念、围绕价值原点,以正确政绩观为导向,步履坚定走在矢志不渝为民、为党、为国的奋斗路上。

校准“初心横轴”明辨“位”与“为”,扶正“为民政绩观”。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有的只是为人民服务,有的只是群众的利益。但一些干部往往把政绩与“位”紧紧联系,不是“为”了造福百姓,惠及社会,而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给自己“树碑立传”,捞取政治资本。实践证明,这样的“政绩”越多,扰民越甚,害民越深。明辨“位”与“为”,就要认识到,职位是服务人民的平台,而非个人荣耀的阶梯;行动应聚焦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而非追求表面光鲜的政绩工程,政绩不是公章从大到小的“排序”,不是文件从薄到厚的“层叠”,更不是官位从低到高的“升级”,而是凝结在人民的心中,凝结在人民的福祉中,凝结在人民的肯定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才是领导干部应当不断创造的政绩。 

校准“实干竖轴”把握“潜”与“浮”,扶正“务实政绩观”。“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个别干部万事“贪大求快”,为了刷出“存在感”、提升“知名度”引起上级关注,为晋升调级“铺路”而挖空心思、费尽功夫,热衷于搞一些高大上的“面子工程”,把“摆盆栽”“加滤镜”的形式“拉满”,在看得见的地方镶金边,这种脱离实际的盲目、迷失方向的努力、哗众取宠的表演,一定是“空中楼阁”浮而形散,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和群众的阅卷。把握“潜”与“浮”,就要心有谋划、行有章法、干有节拍,在戒浮躁、戒虚假中防止政绩观错位,用心在做“潜功”中让成绩、成效“显出来”,真正踏踏实实做好当下的事,警惕那些急功近利、虚报浮夸的行为,倡导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通过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校准“追梦纵轴”贯通“始”与“终”,扶正“奋斗政绩观”。“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回想过去,我们取得的非凡成就都来之不易,每一张高光成绩单、每一串滚烫数据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辛勤的汗水,都见证着一位位奋斗者忙碌的身影,或躬耕于田野将论文写在山河之中,或扎根在基层将热情浇筑在为民服务里,或沉思于案牍将未来镌刻在美好蓝图中,梦想的笔触均写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和骄傲,更诠释了坚持和拼搏的意义。贯通“始”与“终”,就是要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不因一时的困难而气馁,不因点滴的成绩而自满,不为短期的利益所诱惑,始终保持奋斗的姿态,勇往直前,有始有终地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每一项政策、每一个项目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奋斗的足迹成为时代最美的风景线。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龙会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