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召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彰显出党中央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以“实干”之桨、“革新”之帆、“同心”之力,让“清风”穿透层层壁垒,直抵“最后一公里”,助力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脚踏实地,以“实干”之桨破形式主义之“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国家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一个基层单位的扎实耕耘;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位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形式主义,究其根本,是思想深处“官僚主义”的温床,是脱离群众、不切实际的恶劣表现。它掩盖了基层工作的真实面貌,阻碍了国家发展的前进步伐。我们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以务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让基层工作回归本真,拨开形式主义的迷雾。
锐意革新,以“革新”之帆扬基层活力之“航”。“减负” 二字,重若千钧,它关乎基层工作者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更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避免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不良现象,大力精简无谓的会议、繁琐的报表、空洞的文件,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繁文缛节中解脱,鼓励基层干部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基层工作注入新的动能。
同频共振,以“同心”之力划基层治理之“舟”。“上下同欲者胜。”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绝非某一层级或某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全党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从领导到群众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动机制。注重倾听基层声音,了解基层需求,确保减负措施精准对接基层痛点难点。加强宣传引导,让全社会认识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切实让减负成果惠及每一位基层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作者:苟媛媛)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