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西藏观察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2024年09月30日 11:5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贾丽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力量和宝贵资源,更是各民族共同书写历史、传承智慧的重要载体。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五个大类。西藏自治区拥有《格萨(斯)尔》、藏戏、藏医药浴法三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及106项国家级、620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截止2024年),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五个大类。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了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等多民族对于人与自然、社会相互适应的宝贵经验,体现了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伴随民族迁徙和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这些文化形态得以传承和发扬。它们既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又深深植根于西藏地方社会,通过活态传承在民众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悄然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因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西藏各民族的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西藏的口头传统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例如英雄史诗《格萨(斯)传》歌颂了藏族和蒙古族的英雄;珞巴族的神话传说《珞巴族始祖传说》赞颂了祖先的勤劳勇敢和社会功绩;《杂玛童话故事》流传至今,教导人们抑恶扬善;《革吉谚语》弘扬了尊老爱幼和英雄气概;而《藏北安多谚语》则反映了牧区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草场纠纷。尽管这些口头传统的具体内容各异,但它们的本质都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遍心理。

《格萨(斯)尔》史诗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它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伏妖魔、抑强扶弱、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并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史诗从生成到基本定型的过程中不断演进与创作,包含了藏民族的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等全部知识文化。这一史诗传统不仅传播至周边的蒙古族、土族、裕固族、普米族、纳西族等民族,他们还参与了这一史诗传统的共同创造,不断为其增加共同的经验和知识。《格萨(斯)尔》在多民族中的传播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见证。格萨(斯)尔史诗传统以民间文学的形态呈现,同时还有藏戏、壁画、版画、唐卡、石刻等表现形式,藏戏表演艺术、唐卡绘制技艺和石刻技艺被列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并得到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创新了格萨尔史诗文化的艺术形式,如舞剧《英雄格萨尔》、大型交响合唱套曲《世界公桑》、格萨尔系列音乐剧创意《雄狮传奇》等。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新的艺术创新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共享,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影响不断扩大。

二、西藏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民俗文化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实用劳动实践,是由当地民众创造、共享并传承的一套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这些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民俗文化通常通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游戏等传统或群体活动表现出来,反映的是当地民众所认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民俗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具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价值,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历年是藏族民众一年中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根据藏历计算,从藏历元月一日至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家家户户购置各种具有吉祥寓意的年货,还要制作象征五谷丰登的“切玛”,即五谷斗。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放上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放彩色的青稞穗和酥油做的彩花。同时,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两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桌子正中,具有庆祝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义。这一传统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人们期望五谷丰登的愿望不谋而合。2009年,国家充分尊重西藏人民的传统习俗,根据相关自治条例和法规,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规定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族传统节日列为西藏自治区的法定节假日,成为全区人民的公众假期。各地区纷纷发掘本地的民俗传统和民族特色文化,举办跳锅庄舞、弦子舞、摔跤、杂技、抱石比赛、赛马、藏戏表演、酥油花灯会等活动,整个西藏沉浸在喜庆、和谐、团结的节日气氛中,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吸引大众同参与,共分享的活态文化,激发了西藏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自强。各地区的民俗展示及相关系列活动,强化了民俗作为民族文化记忆载体的功能和作用。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走亲访友、相互交流,不仅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其乐融融的场面恰到好处地展现了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风貌。

三、西藏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播。涵盖了食品制作、手工艺术品、民族医药知识及其应用等多个领域。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而且它们所蕴含的人类智慧和情感,以及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藏医药学,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深的学术体系,源远流长。自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将中医药知识带入西藏,并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实践相结合,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藏医学理论。2018年,藏医药浴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推动了藏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更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方法。

在技术与创新的层面上,造纸术的传入是西藏一个极好的例证。西藏高原并不生长传统的造纸原料,但当地人民巧妙地使用了狼毒草的根部作为替代材料。这种被称为“狼毒纸”的藏纸,具有防水、耐腐、防虫、护眼和不褪色的特性,充分展示了藏民族对生态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智慧创新。至今,我们仍能在21世纪见证到这一最古老、最原始的造纸技术,它也是汉藏民族交流与合作的活化石。

绘画艺术,特别是唐卡,作为藏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其内容涉及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犹如一幅生动的“藏文化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门巴族的竹编和珞巴族的织布技艺,不仅是中华传统手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了这两个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四、西藏各民族的表演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丰富内涵。这些艺术形式,包括传统舞蹈、戏剧和民间音乐等,不仅是情感表达和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其中,藏戏作为一项综合性民间歌舞表演艺术,因其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而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在西藏民众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尤其是在藏历年、望果节和雪顿节等重要节日中,藏戏总是承担着重要的文化角色。藏戏的内容涵盖了民间故事、历史传说等,虽然存在多个流派,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共同传递的基本价值观是一致的:即通过表演来弘扬人性的善良与真诚,讽刺世间的虚假与丑恶。

得益于国家对藏戏的重视和保护,许多传统藏戏作品根据时代特征进行了整理改编,如京剧藏戏《文成公主》、新编藏戏《朵雄的春天》和现实题材藏戏《金色家园》等,这些作品不仅赢得了国家级最高奖项,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还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新编藏戏《六弦情缘》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传播推广交流项目,而《朗萨雯蚌》则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此外,藏戏艺术团也频繁受邀赴海外演出,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魅力和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强化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它是民族团结的根基,民族和睦的灵魂。”文化认同不仅涉及到对他文化的理解,更是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彼此尊重、理解、接纳和学习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并不抹煞文化差异,而是在多元中求同存异。西藏,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文化差异,以此为基础来增强文化认同。通过传承和保护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能够加强民族成员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而且能够通过对外展示和传播,提升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建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藏各族人民通过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构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不仅是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因素。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挖掘和有效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能加深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因此,我们应采取更科学、合理的策略,增加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资和支持,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作者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本文系西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藏民族大学>项目“新时代西藏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路径”<课题编号: XT-ZB202219 >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