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国内时评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与“数”俱进,让“数字鸿沟”变为“数字红利”

2024年10月14日 19:52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戴治国

当下,数字技术发展成果处处可见、人人可及,同时数字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为老年人开设特色课程、面向西部地区打造数字素养提升教育平台、在农村地区开展技能培训……近年来,多地出台措施,提升群众数字素养与技能,促进全民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

多措并举,助力重点群体融入数字生活。在智能家电、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数字生活充满向往,却往往因缺乏相关技能而望而却步。面对这一现状,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为老年人搭建起通往数字世界的桥梁。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开展“银发数字素养培养”等公益项目,计划助力100个社区开展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全国妇联实施“巾帼志愿阳光行动”,帮助老年妇女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数字产品……与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相配合,智慧终端的软硬件适老化、无障碍改造也在加速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2000余个老年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交通运输部推动扩大网约车“一键叫车”覆盖面,优化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政策的快速响应、有的放矢,让老年人在数字世界中找到了归属感,真正享受到智能生活的乐趣。

因地制宜,打造数字素养提升平台。数字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育的普及与深化。从华东师范大学的“新生数字素养第一课”推广至贵州商学院等贵州省10所大学,3.8万余名新生完成该课程学习,到“慕课西部行计划”向西部高校提供20.7万门慕课及在线课程服务,西部受益学生达5.9亿人次,数字教育正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深入到每一个角落。不止于此,西部地区省份还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创新打造各类数字素养提升教育平台。如,重庆礼嘉智慧公园的互动体验、宁夏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云服务平台的数字课程、新疆科技馆的科技项目体验……这些平台的建立,不仅缩小了城乡、区域之间的数字教育差距,更为全民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与“数”俱进,变数字技能为农民致富能力。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66.5%。随着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直播带货成为新风尚。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村民卓玛通过参加“香橙妈妈”乡村女性经济赋能项目的培训,学会了如何分析粉丝需求、突出产品卖点,让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在网上卖得风生水起。数字技能不仅为卓玛打开了致富的新大门,更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拥抱数字技术,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利用智能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拓宽视野……数字技能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法宝,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数字社会,人人参与;数字成果,人人共享。当我们欣喜地看到农民在网络直播间里自信地展示产品,老年人熟练地操作智能手机,孩子们在数字教育平台上快乐学习,我们深知,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数字鸿沟正在被一点点填平,数字文明的光芒正照亮每一个人的生活。未来,随着数字资源供给的日益丰富,数字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持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包容、更加美好的数字中国,正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龙会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