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日报在头版头条开设“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 西藏产业发展观察”专栏,推出系列报道,生动展示我区“九大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有益经验。农牧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加大,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研发、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取得积极进展,特色民族手工业产品研发、加工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创造进一步深化,科技与旅游文化、物流配送、民生改善融合之路越发宽广……细览系列报道展现我区各地加快培育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的实践探索,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贯穿始终,成为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有力“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生产力质态演进和发展的主导性、关键性、革命性因素。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统揽西藏经济工作全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把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对全区特色优势产业的谋划和统筹。前不久召开的自治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再次强调,要切实增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用足用好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着力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高质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充足动力?高原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何而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变量”在何处?只有向科技创新要答案。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只有使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形成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当前,我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步伐持续加快,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红利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基础持续夯实,从发展形势、发展动力、要素支撑等各方面来看,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均有难得机遇与有利条件。抢抓机遇,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结合西藏实际,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科学技术在农牧业、矿产业、建筑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企业在产品、工艺、模式、链条、品牌等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切实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带动作用,要一手抓科技攻关、一手抓成果转化,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科技突破,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要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骨干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推动高新区、农牧业科技园区等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积极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坚持“育、引、用、留”并重,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才工作十九条”,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潜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继续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鼓励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不断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不断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推进技术应用上狠下功夫,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更多西藏名片,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今日西藏各项产业聚能成势,尤需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努力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我们定能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构建高原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源源不竭的澎湃动力。(跋巅)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