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一线,乡村是文明的根系,是希望的田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无数驻村干部与群众以“躬身乡野守赤诚”的信念扎根基层,用“众志共拓富强路”的实践书写时代答卷。这不仅是对初心的坚守,更是对共同富裕的求索。在这片承载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地上,一场关乎国家根基、人民幸福的伟大变革正在发生。
躬身乡野:以赤诚之心深耕基层。脚沾泥土的“种子精神”遍布在西藏林芝的扎西岗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强连续3年带领群众种植高原有机苹果。白天在果园手把手教嫁接技术,夜晚挨家挨户绘制“家庭需求地图”。当第一茬苹果通过电商卖到北上广时,村民顿珠感慨:“李书记就像一粒种子,在石头缝里也能开出花。”驻村干部的故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沾满泥土的裤腿。他们在田埂上丈量初心,在星空下思考出路。当城市霓虹与乡野灯火交相辉映时,人们终将懂得:那些躬身乡野的背影,正是这个时代最美的脊梁。
守赤诚:筑牢乡村振兴的精神根基。在四川战旗村,到处留有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党员联户”制度让每名党员联系5-8户村民。党员张大姐的手机里存着联户家庭的病历、社保信息,谁家老人需要送药、谁家孩子要办助学贷款,她都如数家珍。这种“把群众当亲人”的赤诚,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驻村干部的赤诚,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手机里的病历单、更是雪山巅坚守的承诺,亦是乡村振兴最坚实的精神地基。当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找到自己的文化坐标,当每寸土地都浸润精神养分,乡村振兴便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生长在中华文明根系上的参天巨木,风雨难撼,历久弥新。
众共拓:凝聚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党建领航的“雁阵效应”在福建宁德下党乡弥漫而来,产业联动的“共富密码”就此解锁,积极创新“定制茶园”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企业负责品牌营销,消费者认领茶园获分红。这种“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探索,展现了集体经济的强大生命力。驻村干部的日常,是解锁共富密码的密钥。这或许就是驻村的答案——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数字增长,而是让每粒种子找到适合的土壤,让每份努力汇聚成奔涌的江河。
躬身乡野守赤诚,是“我将无我”的奉献;众志共拓富强路,是“不负人民”的担当。当驻村干部把汗水洒在田野间,便终将见证:每一粒深耕的种子,都会长成参天大树;每一份赤诚的坚守,都将点亮万家灯火。这是属于新时代的乡村叙事,更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实足音。(李广月)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