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社会焦点

深耕西藏双创教育,点亮高原学子梦想

2025年04月17日 18:4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在西藏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创新创业教育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西藏民族大学一名兼具计算机与工业设计背景的创新创业教师,多年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深刻体会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立足专业特色,构建创新思维体系

本人专业背景涉及计算机和工业设计相关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深刻认识到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性。

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讲授课程主要是理论知识和双创案例,但是往往忽略授课学生专业背景特性,缺乏与学生的共鸣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需以跨学科融合为核心,结合计算机技术与工业设计思维,构建“数据驱动+设计赋能”的创新体系。

利用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用户行为与市场趋势,结合工业设计的“用户为中心”思维,精准定位产品痛点(如通过用户调研与数据分析优化西藏特色产品设计)。将编程、3D建模、物联网等计算机技术融入工业设计流程,例如开发智能硬件原型(如藏式保温杯的传感器集成),通过参数化设计与快速原型制作实现技术与设计的协同创新。以真实产业需求为导向,组织计算机与工业设计学生组队,共同完成如“水果采摘器”等项目,通过校企合作与专利申报,强化技术落地与商业转化能力。融入可持续设计原则(如环保材料选择),并鼓励逆向思维与批判性反思,推动学生突破传统框架,探索兼具文化价值与技术前沿的创新方案。

二、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西藏工业设计大赛等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备赛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

在参加西藏工业设计大赛时,我们团队积极响应“设计未来,引领创造”理念,选择专业相关内容进行设计。学生们深入各个区域进行调研,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挖掘,学生将绿色环保理念与现代设计思路相结合,设计出了具有创新思路的产品。

其中一款名为“便捷环保快递包装箱”的产品脱颖而出,获得了大赛银奖。团队成员来自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这款产品考虑到用户拿取快递箱时不方便、拆快递时不易直接打开、回收快递时不好处理等痛点,设计出可抽取纸带、可重复利用、可堆叠回收的包装箱。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们遇到了诸多技术难题,如结构的实现、样品试制、设计呈现等,这些困难在平时专业课程上有涉及却不深入,但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查阅大量资料,请教专业人士,最终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

另一组学生设计的“智能马桶自动刷洗清洁器”获得了大赛铜奖。团队成员来自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学生以传统马桶清洁工作主要依赖人工、费时费力、清洗不及时等为创新起点,将其作为专业课程的实践平台,将远程通信、智能控制等综合能力发挥到极致。

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学生们不仅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完成项目任务,这些能力将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鼓励专利申报,保护创新成果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鼓励他们申报专利,是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向学生介绍专利的相关知识,包括专利的类型、申请流程以及专利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性。

以我们团队申报的两项国家专利为例,学生们在进行调研时,发现林芝、山南的果农采摘苹果时效率较低、有安全风险。于是,他们提出了设计出几款方便采摘的水果采摘器。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对这一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完善,并撰写了专利申请文件。从专利的构思、技术方案的撰写到申请流程的跟进,学生们全程参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最终成功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这些专利的获得,不仅是对学生们创新成果的认可,也为他们今后的创新创业之路增添了信心和竞争力。

通过这次专利申报的实践,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也掌握了专利申请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在后续的课程和项目中,他们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保护,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创意和技术转化为专利。

四、教学相长,持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

在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道理。与学生们一起参与项目、参加比赛的过程,不仅是我传授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是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学生们充满活力的思维和创新的想法,常常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灵感。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也在持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一方面,我积极关注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MOOC平台、虚拟仿真实验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资源。通过邀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指导学生实践项目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激情。我相信,只有具备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场“纸上谈兵”,而是扎根于现实需求、服务于区域发展的实践探索。通过立足专业特色,构建创新思维体系;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鼓励专利申报,保护创新成果,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让他们在雪域高原的实践中理解了“创新源于生活,价值在于落地”的真谛。未来,我将继续点亮高原学子梦想,为西藏的创新创业教育贡献更多“高原智慧”。

(本文为2025年西藏民族大学“特色民大工作之星创计划—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成果。本文作者周章金,男,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科技创新、大数据分析等。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