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珠峰快见

【地评线】道路改造:如何实现“短期阵痛”与“长期便利”的平衡

2025年04月23日 17:4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近日,在人民网地方留言板,留言“关于林芝市区修路”问题,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信息中心回复:接留言后,项目法人单位和施工单位认真研究,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做好重点路段施工安全工作。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都在推进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工程,以提升交通承载能力、改善市民出行环境。然而,道路施工往往伴随着交通拥堵、噪声污染、出行不便等问题,如何科学规划施工流程、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科学规划施工流程,降低交通压力。道路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在主干道和枢纽区域尤为显著。盲目全线封闭、工序衔接不畅等问题,易引发区域性拥堵甚至瘫痪。因此,分阶段、分时段的精细化施工是关键。分段施工,优先改造交通压力较小的路段,完工后再推进其他区域。错峰作业,在夜间或非高峰时段进行关键节点施工,白天恢复部分通行能力,减少对日常出行的影响。跨部门协调,道路施工涉及市政、电力、通信等多部门,政府部门需建立联动机制,统筹施工计划,避免“反复开挖”和“马路拉链”现象。

质量与进度并重,缩短封闭时长。道路改造若因赶工忽视质量,可能因返工延长工期,反而加重民生负担。因此,需以技术和管理创新平衡效率与质量。技术升级,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快速硬化材料等技术,缩短工期。严格监管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对材料、工艺、验收全程监督,杜绝偷工减料。信息公开,通过官方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施工进展,明确完工节点,缓解市民焦虑。

强化交通疏导,优化出行体验。施工期间交通拥堵难以完全避免,但科学的疏导措施可显著减少出行困扰。动态分流,在施工路段上游设置电子显示屏,实时提示绕行路线;根据车流量调整信号灯配时,提升周边路网效率。公交优先,增加施工区域公交班次,开设临时专线,推广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严格执法,加大施工区域违停、占道经营整治力度,保障绕行路线畅通。

总之,城市道路改造不仅是一项工程任务,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只有科学规划、精细管理、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便民不扰民”,让市民在施工期间少一些抱怨,在完工后多一份满意,实现“短期阵痛”与“长期便利”的平衡。在推进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始终以市民需求为导向,让民生工程真正惠及民生。(贡桑德庆)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