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也对党员干部能力本领带来了新挑战。面对数字化浪潮,党员干部应当主动拥抱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念好“学、懂、用”三字诀,在主动学习中提升能力本领,在把握规律中建立系统思维,在实践应用中彰显为民初心,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服务发展、造福人民的强劲动能。
深植“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之志,在“学”字上求突破,练就真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科技前沿知识,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和特点。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冲击,如果固守传统思维、回避技术变革,就会落后于时代步伐,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只有以“归零心态”主动学习,才能跟上技术发展节奏,掌握推动工作的新本领。党员干部要正视“本领恐慌”和“知识焦虑”的问题,积极主动拥抱新技术,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趋势,主动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概念、技术原理,在持续的知识更新中培育与AI时代相匹配的数字素养。要以本职工作为立足点,借助多方面渠道,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应用场景,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稿写作、统计分析、创新设计等方面的运用技巧,不断提升技术操作能力,争当AI“达人”。
秉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察之智,在“懂”字上求透彻,把握新规律。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分析功能,能够帮助高效处理大量数据,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但若仅停留在“点击按钮”的浅层应用,或陷入“技术万能”的认知误区,则可能导致脱离实际、效果打折。唯有以深邃的洞察力穿透技术表象,把握规律,方能借助新技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被技术所“绑架”。党员干部要借鉴人工智能技术的思考思维方式,培养系统性分析、逻辑化推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据驱动、精准高效”的技术理念转化为“科学决策、精细服务”的工作方法,真正做到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要破除“唯技术论”,迈出“技术崇拜”怪圈,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人脑+人工智能”的协同模式,增强利用大数据推动复杂工作的本领,将其作为辅助工具,成为增强工作实效的“加速器”。
砥砺“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之姿,在“用”字上求实效,展现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推动政务服务创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唯有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推动技术落地,方能将“科技势能”转化为“治理动能”,让群众共享数字时代的发展红利。党员干部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政务办公、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在“AI+政务服务”中加快实现政府治理模式重塑、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要牢牢站稳群众立场,在想问题、作决策时巧用善用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驱动和智能决策作用,全面了解社会动态、经济趋势和民生需求,制定真正造福于民、广受群众欢迎的好政策。(陈颖君)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