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团播不能变成“精致的擦边”

2025年08月23日 10:05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近年来,由多名主播参与表演的团播形式火爆网络,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然而有些团播却“走偏”了方向,变成了“精致的擦边”。

在不同的直播平台搜索关键词“团播”,会跳出各式各样但又“大同小异”的直播间,男女主播们在厚重的美颜滤镜下妆容精致,腿被拉得又长又直,随着动感音乐集体起舞,主持人在一旁激情喊麦,有的甚至做一些擦边动作,吸引直播间的“大哥大姐”慷慨解囊……

从价值0.1元的“小心心”,到价值2000元的“飞艇”,为了获得观众的打赏,主播们上播时要卖力跳舞讨好观众,下播了还得积极联系出手阔绰的“大哥大姐”,维护好关系,确保对方持续投入。

这种团播,看似模式创新、阵容豪华、妆造精致,实则舞蹈动作简单直接,主要目的是展示身体线条,吸引打赏互动,是一种精致的擦边。

近些年,随着直播技术和形式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优质平台与行业协会也在积极树立行业标杆,推进行业自律。但在激烈的竞争下,一些团播公司仍想方设法“钻空子”博出位,部分平台为了流量也默许乱象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团播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主播、运镜师、导播等十余个岗位,正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正规平台,团播表现出专业化、精品化趋势,不少国有文艺院团账号积极参与,其中不乏国风、互动式剧情舞蹈等艺术创新,这才是团播该有的样子。

对于擦边行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早已明确要防范抵制制作、复制、发布含有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不良信息。监管部门可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违规内容,不仅追究主播责任,更要穿透其企业治理结构,严惩背后推手,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平台应依靠算法监测、用户举报等多重机制,对传播内容进行必要的管控。团播的从业者们也应该用内容创新代替低俗“内卷”,用优质多元的内容留住受众,让团播走出“流量至上”的惯性依赖。(评论员栗雅婷)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