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人民网评: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2025年09月03日 09:3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分享到:

嘉佑

长城、橄榄枝、光辉、数字“80”、时间“1945-202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上,一个个鲜明符号,映照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特别是橄榄枝,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和平,寓意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深受战火之苦的人们,更知和平的珍贵。回望80年前,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以顽强意志和英勇斗争,击退了侵略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这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

穿过历史的烟云、战争的硝烟,我们可以掷地有声地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今日的和平,是中国人民昔日用铁与血换来的。越是如此,我们越是深知“毫不动摇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多么的重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遭受列强的侵略、凌辱、掠夺达百年以上,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到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我们以史为鉴,从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纪念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应该看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又需要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全世界而言,和平的中国、发展的中国,恰是全球和平力量、发展力量的基本盘,恰能更好增益世界的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和平的愿景、和平的行动,熔铸于中华“和”文化。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中深深烙印着“和合共生”“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等理念。发展至今,中国也始终秉持“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强加于人”的追求。正是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国不仅赢得世界赞誉,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

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80年后,我们依旧坚信: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未来在哪里?就在力促和平与发展的行动上——中国高铁助力印尼群众加速奔向美好生活、杂交水稻让马达加斯加稻农洋溢着幸福笑容、太阳能灯照亮圭亚那的村庄夜晚;就在把倡议变现实的智慧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展现了中国济世为民的情怀与担当。

从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从理念到共识再到行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的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只有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大家一起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和平才有希望。

责任编辑:益西旺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