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珠峰快见

“辉煌60年·好评西藏”获奖作品 | 石榴花开别样红

——从个人成长看民族团结的“西藏答卷”

2025年09月22日 21:1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回望一甲子岁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高原结出累累硕果,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市井烟火中的团结启蒙。1999年,清晨八点的拉萨老城区丹杰林路,光明岗琼茶馆总是最先打破晨雾,第一个亮起灯火,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藏面,一杯杯醇香四溢的甜茶,让食客流连忘返;隔壁开着碟片店的汉族大哥,依然用音响放着听不懂歌词但几乎大家都会哼唱的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对街锅具摊的回族大叔,用藏语与顾客讨价还价。这样的场景,自我记事以来几乎每天都在这个古城区上演,尤其在我们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大院里,春节的饺子、藏历新年的古突、开斋节的油香,不同的节日味道在院子里交织飘香。在八廓街周边,多民族群众共同居住的大小院落处处可见。在这些最基层的社会单元里,民族团结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各族群众在柴米油盐中建立的情感纽带。小时候,原来民族团结是市井烟火中最真挚的交往。

求学路上的成长见证。2004年,考入西藏班,第一次离开家乡,走出高原,开始了长达11年的求学之路。在绍兴的校园里,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对我们的精心教育、深切关怀,生动诠释着学校大门上的那句“鉴湖水哺格桑花,民族情育西藏才”;在芜湖的一场大型晚会上,由汉藏高中生合唱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成为整场晚会的高潮;在大学校园举办的民族文化节,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打破隔阂、互相学习了解的天地。这些片段构成了青春时期民族团结的底色。上学时,原来民族团结是求学路途中最热烈的交流。

建设家乡中的深度交融。同我一样的千万学子就像一颗颗种子,汲取养分后回到高原生根发芽。如今,在工作岗位上,同事名单像一份“民族团结成绩单”;在单位食堂里,豆浆与甜茶共饮,包子和糌粑同食。在林芝的农家乐里,藏族阿妈和汉族女婿共同经营民宿;在日喀则的产业园,汉族技术员和藏族工人一起研发青稞新产品;在那曲的牧区,援藏医生带着藏族医护上门诊治……这些生动实践,正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真实写照。长大后,原来民族团结是并肩战斗中最醇厚的交融。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从童年院落的朝夕相处,到求学路上的共同成长,再到建设家乡的携手奋斗,民族团结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成长轨迹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必将在高原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德吉卓嘎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唐朕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