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网络新闻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剖析在信息真实性、版权保护、算法偏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网络新闻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严峻挑战,结合当前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对网络新闻在人工智能应用、多元化内容形式、全球化传播等方向的发展进行展望,对网络新闻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展历程;未来趋势;媒介融合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新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发展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和舆论生成的核心领域。它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以其快速、便捷、丰富等特点,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和人们的信息消费习惯。研究网络新闻的发展,对于理解当代信息社会的运行逻辑、应对其带来的挑战以及把握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网络新闻的发展现状
(一)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
依据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160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报告》指出,30年间,我国互联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造了快速发展、成效显著的数字经济,形成了兼容并包、极富活力的网民群体。网络新闻已成为大众获取资讯的关键渠道,其用户规模的稳步增长,反映出该行业在信息传播领域愈发重要的地位。
(二)新闻内容形式的多元化
网络新闻的主要形式以文字和图片报道为主,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短视频、直播、VR/AR......直观、简短的视频、如同在现场感受的直播、沉浸式的新闻体验的VR/AR技术等,这些新闻形式的应运而生让新闻报道更加地生动有趣。
(三)新闻传播渠道多样化
智能手机的使用及普及,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渠道也越来越多,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直播等社交媒体,能够迅速发布重要新闻信息,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浏览新闻,大力提高受众的浏览量。
(四)制作新闻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网络新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用于分析用户的兴趣爱好,行业数据分析,推送内容相似的新闻,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图像识别、数据分析、视频编辑等方面发挥作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三、网络新闻的特征
1、网络新闻的即时性和全时性: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网络新闻可以做到24小时不间断滚动更新,重大事件发生时甚至可以现场直播,几乎消除了信息的发布时间差和传统媒体版面的限制。
2. 网络新闻的海量性与无限性: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的版面和时间是有限的,而网络新闻平台可以容纳近乎无限的信息量。
3. 网络新闻的多媒体与融合性:整合文字、图片、视频、动画、数据图表(H5)等多种形式,提供立体的、沉浸式的新闻体验。
4. 网络新闻的个性化与精准化:根据用户的显性偏好,如主动选择关注的频道、话题和年龄、地域、职业等隐性特征来提供差异化的新闻内容和服务。
5. 全球化与跨地域性:新闻不再受地域范围的限制。中国的居民可以看到英国、韩国等国的新闻民生报道、社会现状,可以关注到当地的政治动态,经济水平等,或是发生在某地的典型事件进而发酵成为引发全球关注的事件,网络新闻的全球化与跨地域性让全球形成一个共同体,形成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同时也充满了挑战。
四、网络新闻工作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新闻真实性难以甄别
在追求快速发布即时新闻的情况下,新闻稿件的审核便显得不那么严格,为了能够尽快发布新闻,审核步骤不严格,虚假新闻便会出现,为了博取读者的眼球,捏造不符合事实的新闻给读者较大的影响,进而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版权问题突出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维护自身的权益显得尤为重要,在自采的新闻稿件以及图片、视频等,传播和转载速度快,这就要注重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标注好新闻作品的新闻机构,避免发生版权纠纷,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信息茧房”的苦恼
大数据的普及及运用,在给大家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信息茧房”的苦恼。为用户提供精准信息,过度推送用户偏好的内容,使用户接触的信息范围越来越窄,形成“信息茧房”,让读者接触到的都是同类型的新闻信息,忽略了获取多方面的新闻信息,导致认知的偏差。
(四)网络舆论引导难度大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舆论环境更加复杂,网络新闻容易引发大规模的舆论讨论。一些负面舆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网络不实新闻容易误导公众,导致一些事件超负面方向发展,不利于事物正向发展。
(五)新闻娱乐化
新闻娱乐化与深度缺失:为追求流量,标题党、煽情主义盛行,严肃的深度调查报道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其严肃性及严谨性,贴近生活、贴近读者。
五、网络新闻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内容形式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1、短视频:短视频和直播将继续成为流量增长的核心引擎,仍是群众主流媒体,尤其是下沉市场和年轻群体的最主要的社交形式。
2、直播常态化:不仅是重大事件、重大节日,日常的新闻发布会、民生采访等都将以直播形式呈现,追求日常化。
3、 VR/AR/MR新闻:虽然目前成本较高,但能提供“亲临现场”的沉浸式体验,用于重大赛事、航天新闻、历史重现等特定场景,是高端和深度报道的差异化方向。
不仅仅是网络新闻、微博、客户端、微信,时代步伐快速前进,网络新闻形式只会日渐增多,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让用户更深入地感受新闻事件的情感和氛围,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促进信息公开与透明,加快了信息流动,使权力运作更加透明,舆论监督力量增强。
(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将在网络新闻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除了新闻写作、内容推荐,人工智能还将用于新闻的智能策划、事实核查等环节。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新闻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智能选题策划;通过与权威数据库对比,快速核查新闻的真实性,减少虚假新闻的传播。
(三)全球化传播加速势日益明显
互联网把世界各地的人连接在一起,网络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网络新闻将在国际传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同时,中国网络新闻也将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的传播水平和竞争力。
(四)加强内容监管与行业自律
面对网络新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内容监管和行业自律将成为必然趋势。政府部门将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新闻的传播秩序,打击虚假新闻、侵权盗版等违法行为;网络新闻行业也将加强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标准,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新闻环境。
六、结论
网络新闻的发展是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新闻传播领域的重大变革,它在传播速度、内容形式、用户互动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然而,网络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信息真实性、版权保护、算法偏见等问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网络新闻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加强内容监管和行业自律,网络新闻行业将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窦虹艳.《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化传播浅探》
2. 潘涛.《网络新闻语言从众现象研究》
3. 朱辉;张腾.《网络新闻数字归档的流程设计与优化路径》
4. 相关新闻学、传播学核心期刊论文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