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西藏观察

持续加强新时代西藏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思考

2025年10月13日 15:4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家风建设是党性修养与文明传承的双重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红色家风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的时代表达,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汇聚着革命先辈修身齐家的经验智慧,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好红色家风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

十八军将领红色家风的当代启示

张国华将军领导的十八军,在进藏建藏历程中形成“忠诚、干净、担当”的红色家风范式,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树立了标杆。

一是严管厚爱,筑牢价值根基。张国华将军以“严而有度、教之有方”为原则,通过言传身教将“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价值观具象化,筑牢子女人格根基,体现了家庭教育中纪律与关怀的辩证统一。二是劳动育人,厚植人民情怀。张国华将军以日常劳动为载体,身体力行,使子女在实践中厚植劳动情怀,彰显“身教胜于言传”的教育效能。三是公私分明,恪守清廉本色。张国华将军以严禁子女乘坐公车、舍小家顾大家等实际行动,在权力与家庭间树立了清晰界限,诠释了共产党人“权力即责任”的家国情怀。四是红色传承,赓续精神血脉。通过故事讲述与艺术浸润,将革命记忆转化为家庭内部的价值内核,使忠诚信念与艰苦奋斗传统在代际传递中持续深化,形成具有情感温度的价值观教育模式。

家风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演进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风关系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家风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家风建设是砥砺初心、凝聚力量的关键举措。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周恩来的“十条家规”、朱德要求子女“接班不要接官”等典范,将党性要求融入家庭教育,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实的道德支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家风建设成为防蜕变、防特权的重要屏障。面对执政考验,党通过整风运动与思想教育强化家风约束。焦裕禄、谷文昌等楷模以勤俭朴素、公私分明的家风,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改革开放后,家风建设肩负起永葆本色的历史使命。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强调高级干部在家风建设中要率先垂范,推动家风要求纳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实现了从道德引导向制度约束的关键转型。进入新时代,家风建设上升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将家风建设明确为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制度安排,构建了软约束与硬规范相结合的新型治理格局,彰显了党对家风建设规律认识的持续深化。

家风建设的制度演进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的政治智慧,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时代西藏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思考

新时代西藏党员干部家风建设需构建“监督—教育—文化—示范”四位一体的实践体系,以制度保障和价值引领推动家风建设常态化。

一是构建刚性监督机制。将家风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整体布局,突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细化对家属从业情况的核查。如日喀则市萨迦县向党员干部家属发放《廉洁家书》,通过明确“三提醒”“四不”等行为准则,将组织监督与家庭关怀相结合,使廉洁要求内化为日常规范,扎紧制度笼子,增强廉洁文化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二是创新双轨教育模式。坚持正向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一体推进廉洁家风建设。强化正向引领,深入挖掘张国华、谭冠三等老一辈红色家风资源,将其纳入党校培训与组织生活。如阿里地区札达县通过开展“廉内助”活动,将廉洁文化融入家庭场景,引导党员干部家属发挥监督作用,共同培育风清气正的家庭环境。强化反面警示,系统梳理家风败坏典型案例,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编印忏悔录等形式,开展分层分类警示教育,做到以案明纪、以案说法。

三是创新廉洁文化涵养机制。深入挖掘西藏红色家风与优秀传统家训,创作藏汉双语廉洁读本、微家书等文化产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叙事。推广“家书助廉”“家庭爱廉说”等特色活动,实现廉洁教育场景化、情感化。同时,构建社会协同机制,联动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通过“清廉家庭”评选、家风讲座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订立家规家训,形成家风建设的社会合力。

四是构建示范引领常态化机制。领导干部须带头廉洁治家,坚守公与私、情与法的原则底线。将家风建设融入反分裂斗争、民族团结等中心工作,形成可考核、可追溯的责任链条。明确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同职责,实现信息共享与结果共用。创新日常监督载体,将拉萨市探索的“廉政家访”有机嵌入干部管理全流程,使其成为综合评价的依据。对家风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精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干预纠偏,营造“家风正、党风清、政风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本文系2025年拉萨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系统课题一般项目《“老西藏”家教家风研究——以十八军为例》及教学项目《情景模拟: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明莲;作者单位:拉萨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陈文乐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