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碎片化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短视频凭借其短小精悍、趣味鲜活的内容形态,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载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庞大的用户基数推动短视频行业从“流量红利期”迈入“深耕运营期”,也为地方主流媒体深化媒体融合、拓展舆论阵地提供了新赛道。作为西藏自治区权威主流媒体,西藏日报新媒体矩阵以短视频为核心抓手,立足高原地域特色与媒体职责使命,在坚守舆论引导阵地的同时创新传播形式,将厚重的西藏故事转化为鲜活的视听语言,为地方主流媒体在短视频时代实现“破圈传播”提供了典型样本。
一、短视频时代西藏日报新媒体的运营特征
(一)创作轻量化:以“快节奏”传递高原声音
短视频低门槛、高时效的创作特性,与西藏日报“快速传递高原动态、及时解读政策信息”的媒体职责高度契合。依托移动端拍摄剪辑工具,西藏日报构建起“新闻现场即创作现场”的快速响应机制:在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报道中,采编团队以手机实拍为核心,搭配激昂的背景音乐与简洁字幕快速剪辑,实现会议核心内容在闭会不到30分钟内同步上线,让时政新闻突破传统报道的时效限制;在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创新采用“AI动画+实景画面”的融合形式,将西藏历史背景、发展成就等厚重时政内容,转化为生动直观的短视频短剧,既保留了主流媒体的权威底色,又通过轻量化创作、快节奏呈现,让严肃主题兼具传播力与亲和力,实现时政新闻“即出即传、即看即懂”。
(二)内容本土化:以“高原味”夯实传播根基
区别于商业短视频平台的泛娱乐化内容导向,西藏日报新媒体短视频始终以“西藏元素”为核心,深耕本土内容生态,构建起兼具“地域辨识度”与“情感共鸣点”的内容体系。在自然人文题材上,镜头聚焦林芝桃花节的浪漫盛景、日喀则青稞田的丰收图景、阿里草原的牧民新生活,用细腻画面展现高原的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在文化科普题材上,通过视频记录藏历新年卡塞酥油花等制作技艺,也呈现春耕开耕仪式、望果节等民俗活动,同时展现藏文书法、传统陶艺等文化传承场景,以鲜活的影像传递高原文化魅力;在民生纪实题材上,深入高原乡村、城镇社区,记录普通民众的生活变迁,让内容真正扎根高原土壤,以“烟火气”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二、短视频时代西藏日报新媒体的创新运营策略
(一)深耕本土内容:打造“有温度”的精品IP矩阵
西藏日报新媒体秉持“内容为王”理念,以“小切口讲大故事”的思路,打造系列精品短视频IP,让主流声音更接地气、更有温度。“高原甲子·时代刻度”系列聚焦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通过“口述历史+今昔对比”的形式,选取20件标志性事件,以亲历者讲述结合老照片、实景画面,生动呈现西藏60年发展变迁;“心上高原——援藏30周年特别报道”系列,深入西藏七地市采访援藏代表,其中《山海重逢》短视频,记录福建省第一批援藏干部许少钦时隔20余年重返林芝,与藏族挚友索朗多吉重逢的感人场景,以个人叙事折射援藏深情,视频一经发出引发广泛情感共鸣;“艳阳天下好生活”系列则以“小人物视角”切入,走进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等基层一线,通过《几十载初心依旧——记堆龙德庆区乃琼镇加木村能人边巴》等作品,以农民边巴的亲身讲述,展现西藏群众在住房、教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民生变化,让主旋律报道更具感染力。
(二)精准对接需求:构建“分众化”的实用内容体系
立足西藏多元受众的差异化需求,西藏日报新媒体短视频精准定位目标群体,推出“贴民生、强实用”的分众化内容,实现“精准传播、有效触达”。针对农牧民群体,聚焦产业增收与技能提升,拍摄《墨脱高原红茶启运!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等短视频,记录墨脱红茶对接农夫山泉黄山生产基地的合作过程,以真实案例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针对青少年群体,紧扣校园成长与文化传承,通过镜头走进高原校园,呈现学生们参与非遗学习、主题实践、文体活动等的鲜活日常,既传递青春正能量,也展现了高原校园的活力风貌;针对外来游客群体,在雪顿节、林芝桃花节等节点,推出一系列旅游路线类短视频,为游客提供实用参考,实现“服务性”与“传播性”的双重统一。
(三)聚焦重大节点:创新“高融合”的主题宣传模式
围绕西藏重大事件与重要节点,西藏日报新媒体以短视频为核心载体,创新主题宣传形式,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推出街采系列短视频,走上拉萨街头对话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通过“基础设施从‘缺’到‘优’”“生活水平从‘饱’到‘好’”等朴实表达,生动展现西藏发展的民生温度;在林芝桃花节期间,创新制作AI动画短视频,以西藏特色野生动物拟人化介绍各地风光,单条阅读量突破100万,成为“文旅+短视频”爆款;在藏历新年期间,推出“藏历新年备年货”系列纪实短视频,镜头聚焦拉萨八廓街、大昭寺周边,记录群众购置酥油花、青稞酒、卡塞等年货的热闹场景,以“烟火气”十足的画面传递高原年味,让传统节日文化在短视频传播中焕发新活力。
三、短视频时代地方主流媒体创新运营的启示
短视频浪潮下,地方主流媒体的创新运营需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在坚守舆论引导职责的基础上,实现传播语态与运营模式的深度变革。从西藏日报新媒体的实践来看,其核心启示在于:一是坚守本土定位,以地域文化为根基,挖掘特色内容资源,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媒体IP;二是聚焦用户需求,摒弃“大水漫灌”式传播,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推出差异化、实用性内容;三是创新技术应用,善用AI、动画等技术手段,将严肃主题转化为鲜活视听内容,以“年轻化”语态拉近与受众距离;四是把握节点传播,围绕重大事件与传统节日,打造主题宣传矩阵,以“场景化”叙事增强内容感染力。
地方主流媒体深化“内容+技术+运营”的融合创新,在短视频赛道上持续深耕,既当好地域文化的“传播者”,也做好民生服务的“践行者”,让主流声音在新媒体语境下更具穿透力、影响力与感染力,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短视频浪潮下,西藏日报通过“内容本土化、创作轻量化、运营精准化”的短视频创新实践,以“内容+技术+运营”的融合逻辑深耕本土传播,既当好高原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又做好民生服务的“践行者”,不仅实现了主流声音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有效传递,更为主流媒体深化融合发展、提升舆论引导力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作者:西藏日报社 丹增朗赛)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