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地方主流媒体重大主题宣传的融合传播策略研究

​——以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报道为例

2025年10月24日 21:2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受众媒介使用习惯的深刻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更是提升传播效能的关键路径。地方主流媒体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在重大主题宣传中承担着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职责。面对传播格局的深刻调整,如何借助融合传播手段增强内容的覆盖面、渗透力和影响力,已成为地方媒体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选择在西藏拉萨设立分会场,这一安排具有特殊意义。它既是国家层面对西藏社会发展与文化成就的肯定,也为地方主流媒体参与全国性重大主题宣传提供了重要契机。西藏当地媒体围绕此次活动展开的全媒体报道实践,成为观察融合传播策略效果的一个鲜活样本。该案例体现出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地方媒体通过多渠道整合、多形态内容生产和多平台联动,能够有效拓展传播空间,增强宣传效果。

第一章 地方主流媒体融合传播的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渠道整合理论强调不同传播平台的功能互补与协同效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非简单替代关系,而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例如,电视媒体擅长营造仪式感与视觉冲击,而社交媒体则便于互动分享与情感共鸣。地方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宣传中,需要根据平台特性差异配置内容形态,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格局。

用户参与理论在融合传播框架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交媒体平台降低了内容生产与传播的门槛,用户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传统媒体时代以覆盖率、到达率为主要指标,而融合传播环境下的效果评估需综合考量互动量、分享率、情感倾向等多维数据。这种评估体系的转变,反映出传播目标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深刻变革。

当前,地方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融合传播模式。以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报道为例,西藏当地媒体通过整合电视、报纸、社交媒体等多元渠道,构建了立体化传播矩阵。在内容生产层面,媒体机构打破传统线性作业模式,采用“一体策划、同步推送、差异表达”的运作机制,针对不同平台特性定制内容形态。

然而,地方主流媒体在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媒体对重大主题的解读视角单一,缺乏地域特色与创新表达。用户参与度不足是另一显著问题。尽管媒体尝试通过话题互动、征集活动等方式引导公众参与,但部分媒体仍过度关注点击量、转发数等表层指标,对用户情感认同、行为转化等深层影响的监测体系尚未健全。这些问题制约了地方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面对快速变化的媒介环境,地方主流媒体需在坚守主流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加快内容创新与技术赋能。一方面,应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叙事视角,避免宣传报道的千篇一律;另一方面,需加强数据驱动的内容生产与分发能力,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实现精准触达。同时,应建立健全跨领域合作机制,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形成传播合力。唯有如此,地方主流媒体才能在重大主题宣传中突破现有瓶颈,真正实现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全面提升。

第二章 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报道的融合传播实践分析

在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报道中,媒体机构打破以往“先传统后新兴”的割裂式发布模式,转而采用“一体策划、同步推送、差异表达”的运作机制。例如,针对同一新闻事件,电视端注重仪式感营造与画面质感的呈现,移动端则强调碎片化、快节奏的内容输出,文字报道侧重背景解读与政策阐释,短视频则聚焦情绪渲染与视觉冲击。这种基于平台属性的内容定制,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也增强了传播的针对性与适配性。

社交媒体在本次传播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成为引爆公众讨论、扩大二次传播的重要阵地。媒体主动设置“#海拔最高春晚分会场#”“#春晚都去西藏了我也要去#”等话题标签,通过情感化、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与分享意愿。这些话题不仅频繁登上热搜榜单,更吸引大量网民参与互动,形成“媒体引导—公众响应—再传播”的良性循环。使原本单向的信息传播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对话。

在平台协同方面,地方主流媒体积极推动跨界资源整合,联合文旅部门、教育机构、非遗传承人、网络达人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内容生态。媒体还借助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技术,实现对不同受众群体的精准触达。针对年轻群体推送舞台设计揭秘、科技应用等前沿内容;面向中老年观众则突出家国情怀、民族团结等主题;而对于外地游客,则重点推介西藏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交通住宿等实用资讯。这种基于用户画像的精细化运营,显著提升了传播的有效性与用户体验。

总体而言,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报道的多平台传播策略,体现出地方主流媒体在融合传播实践中的创新突破。通过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深度联动、内容定制与精准分发的有机结合、以及跨领域资源的有效整合,地方主流媒体不仅提升了宣传报道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也为重大主题宣传的融合传播路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在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报道中,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地方主流媒体充分挖掘西藏独特的文化资源,将藏戏、热巴舞、唐卡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报道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叙事方式,增强了文化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这种传播策略不仅展现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凸显了新时代西藏的社会发展成就与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媒体在内容生产中注重文化符号的现代转化,例如通过短视频呈现传统舞蹈与现代舞台技术的结合,既保留了文化底蕴,又契合了当代受众的审美需求。

受众互动效果的提升是本次融合传播实践的显著特点。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文化传播与情感共鸣的重要场域,地方主流媒体主动设置互动话题,引导公众参与讨论。例如,“#西藏发起起舞挑战#”等话题通过挑战、邀请等方式引发大量网友留言表达对西藏文化的认同与向往。这种由主流媒体报道引发、经由社交媒体放大的二次传播效应,显著增强了公众对西藏文化的认知度与好感度。

文化传播的效果还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上。报道内容巧妙融入旅游推介元素,例如通过展示拉萨的自然风光与民俗活动,激发了受众的旅游意愿。据统计,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发酵后,拉萨旅游搜索热度显著增长,表明文化传播与经济推广实现了有机结合。这种延伸效应说明,重大主题宣传已超越单一的信息传递功能,逐步演变为集文化传播、形象塑造、经济带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第三章 优化策略与结论展望

基于对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报道案例的系统分析,地方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宣传中需从内容建设、技术赋能与传播机制三方面持续优化融合传播策略。内容层面应强化本土特色与创新表达,避免同质化倾向。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叙事视角,增强内容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技术应用上需加强数据驱动能力,借助用户画像分析与智能推荐算法,实现精准触达与个性化服务。同时,应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传播合力。

展望未来,地方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宣传中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传播环境将更趋复杂多元。地方媒体需主动适应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持续创新传播理念与手段。一方面,坚守主流价值导向,发挥舆论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深化技术应用与机制改革,提升内容生产能力与传播效能。唯有如此,才能在重大主题宣传中更好地讲好地方故事、传递时代强音,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作者:西藏日报社 索朗央宗)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