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黄浦江,风劲启新程。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拉开帷幕,43万平方米的展区面积、4108家境外企业携珍而来。这场以“越办越好”为承诺的东方之约,不仅是各国经贸交流的盛会,更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生动实践。它彰显了全球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书写着国际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全球“尖货”同堂迎客,是进博会最具魅力的风景线之一。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经过8年的开放合作,进博会早已成为全球新品的“首秀地”与“试验场”。本届展会,西门子医疗2.5秒完成全身扫描的血管造影系统、依视路融合视听“黑科技”的智能助听眼镜,皆以“亚洲首秀”“中国首展”身份填补技术空白。还有宜家弗斯达马年“中国新春”系列产品,阿斯利康带来首次展出的创新药……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集中亮相,将进博会的吸引力具象化为触手可及的创新成果。这些“尖货”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全球创新的前沿趋势,也让我们感受到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在科技领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积极态势。它们是进博会的明星,也是全球合作的使者,传递着创新与进步的力量。
“新”意满满,是规模创新高的活力源泉。首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新理念成为展会的关键词,众多企业展示了他们在环保材料、清洁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再生等方面的新成果。其次,“新”模式为展会增添了动力。43个交易团与700多个分团的专业对接、80余场贸易洽谈活动的精准匹配,让“展品变商品”的转化效率持续提升。此外,新的合作机遇不断涌现,新的合作模式不断催生全新业态。进博会的“新意”,已成为驱动全球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动力。
“共享大市场”“投资中国”——在进博会现场,这样的标牌随处可见,道出了全球企业的共同期待,也揭示了进博会的共赢密码。规模的持续扩容,源于进博会“相互成就”的核心价值——中国以开放之门成就世界,世界以创新之力赋能中国。正如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副执行主任多萝西·腾博所说:“过去7年,借助进博会,卢旺达的辣椒、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尼泊尔的羊绒等成了中国居民家中的‘新宠’。”对全球企业而言,进博会是破解发展瓶颈的“金钥匙”。对中国而言,进博会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前沿技术的引入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多元产品的供给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求,更通过制度型开放实践完善市场化体系。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是在开放联通中相互成就的真实写照。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在此背景下,进博会规模创历史新高更具时代分量。它以实打实的合作成果证明,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中国用持续缩减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扩容的自贸试验区、扩大的免签政策,回应着全球对开放的期待,为全球贸易注入珍贵的确定性。(仝宗莉)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