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拉萨

拉萨尼木三绝在传承信仰中发展经济

2015年01月30日 19:20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从拉萨向西 100多公里,沿着318国道驾车行驶大约2小时,就到了尼木县。尼木县3000多平方公里,只有4万多亩耕地,3万多人,在拉萨甚至西藏都属于小县;但 尼木在西藏的文明发展史上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不仅是藏文创立者吞弥桑布扎的故乡,而且生产藏文化传播的利器---藏香、藏纸和雕版,并称“尼木三 绝”。

千百年来,这些手艺代代相传,成就了尼木“拉萨手工业作坊”的美名。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这些传统手艺正在焕发新光芒,不仅是当地农牧民致富的工具,也是传播西藏文化、传承民族信仰的载体。

藏香:通过焚烧让藏人与天沟通

相 传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大部分地区后,建立了吐蕃王朝,越发感到文字和交流的重要性。于是,他派了16个少年去印度学习文字。这些少年,有的水土不服客死他 乡,有的因路途遥远而放弃,唯有生于尼木县吞巴乡的吞弥桑布扎苦修7年、游历印度大部分地方后,成为一名颇有造诣的梵文学者。

回到吐蕃,吞弥桑布扎在松赞干布的支持下,开始闭门创立藏文。作为嘉奖,藏王将“吞地方”赐给桑布扎作为他的领地。一直到1959年,“吞地方”都属于一个大贵族——吞巴家族,他们是桑布扎的后裔。

据传,桑布扎功成名就后,回到故乡,看到这里的人们能够耕种的土地很少,于是根据西藏的地域特点,把在印度所学的熏香技术进行改进,发明了藏香,并传授藏香制作技艺给村民。同时,吞弥桑布扎还赋予了藏香特殊的宗教因素,因为藏香通过焚烧,让藏人与天沟通,获取智慧。

如今,在藏区不管是寺庙,还是普通百姓人家,整天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味道,它夹杂着高原的酥油香,混杂在空气中,充斥在西藏每一个角落。

图片1.jpg

图为吞巴乡吞巴村在雅鲁藏布江一个小支流上转动不停的水车

8 月15日,首届网络媒体拉萨行的们来到吞弥桑布扎的故乡,参观藏香制作工艺。吞巴乡罗布仁青纯手工藏香厂,位于318国道旁,在雅鲁藏布江的北岸。老远就 闻到了浓浓的柏木味道,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在离手工作坊不足百米远的地方,一台木制的水车正在江水的冲击下,日夜不停的磨制着柏木。手工作坊内,藏香厂的 老板加措正忙碌着制作藏香。据传,这台木制水车就是吞弥桑布扎发明的,1000多年过去了,仍在日夜不停的磨制着香柏木。

传 统制作藏香的原材料很多,一般是以柏树树干或榆树树干为主料,再以藏红花、麝香、白檀香、红檀香、紫檀香、水安息等几十种香料按适当比例配合主料搓揉而 成。据了解,用于制作藏香的主料柏树干,在吞巴乡这样高海拔的地方并不生长,从古至今,村民都要从400多公里外的林芝县运过来,制作藏香的部分辅料甚至 要从内地或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引进。

罗 布仁青纯手工藏香厂的老板加措,一边和聊着天,一边把柏木泥和各种香料搓揉在一起制成的藏香泥,放入牛角,一条一条挤在木板上,然后拿到太阳底下晒干。虽 然每根手工藏香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因为加措技术娴熟,挤出的香条笔直、顺滑,粗细一致,有种质朴却精致的美感。吞巴乡乡长介绍说,现在,村里很多人依然 喜欢手工做香,一个快手,一天可以做100把香,每把40支。

图片2.jpg

图为:工匠正在聚精会神的用牛角挤藏香

加措告诉,他从1995年开始制作、销售藏香,于2008年成立了公司,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现在年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并带动村里人一起创收致富。

为 了使传承千年的藏香制作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尼木县在吞巴乡成立了藏香农牧民合作社,“尼木藏香”也成功获批为拉萨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如今,吞巴乡有 218户藏香制作专业户。2008年,“尼木藏香”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尼木县藏香的销售总额是600多万,占县生产总值的15%, 平均每户制作藏香人家的人均收入为3~4万元。

从 现代工业文明的视角看,藏香的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但当试探着与工匠们沟通运用机器生产藏香的时候,所有人的回答都是NO,原因是用机器生产的藏香改变了原 来的味道。随着采访的深入,发现工匠们拒绝用机器生产藏香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对传统文化的敬畏。藏香主要用在宗教礼仪上,所以藏香制作过程要求以圣洁 为主,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灵的不敬。制作藏香既是工匠们谋生的工具也是传承信仰,因为能生产最符合佛教宗法的藏香而感到骄傲和快乐。当然,还有藏区农牧民 的市场意识急需增强等方面的因素。

藏纸:面临灭绝的文化使者

吞弥桑布扎创立藏文后,松赞干布带头闭关学习,整个吐蕃的人纷纷效仿,对纸张的需求大大增加。与吞巴乡相距20公里的塔荣镇雪拉村,因为盛产藏纸而闻名藏区,成为尼木县引以为傲的另外一个手工业村。可以说,尼木藏纸极大地推动了西藏文化的传播。

8月15日上午,当“首届网络媒体拉萨行”的们赶到位于塔荣镇的尼木县扶贫开发民族手工艺园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造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次仁多杰正在忙着造藏纸。

图片3.jpg

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造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次仁多杰

尼 木的藏纸制作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为纯手工制作,共有六道技艺,工艺流程复杂、细腻,程序和要求都很高。次仁多杰老人用藏语告诉,藏纸最大的特点是 不怕潮、不怕水,写在藏纸上的文字历经百年仍清晰可读,因此僧人特别喜欢在藏纸上撰抄经文,现在生产的藏纸主要供应拉萨的一些博物馆等。为了证实藏纸不怕 水的特点,次仁多杰老人特意给们做了一个试验,把一张写满字的普通A4纸和一张写满字的藏纸揉成团后,浸在水池中一分钟再拿出来,普通A4纸已经烂成一团 垃圾,而藏纸团展开后仍然完好无损,写在藏纸上的字清晰可见。

藏 纸虽好,但藏纸的制作很繁琐。主要原料狼毒草,藏语叫“日加”,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每到夏天,次仁多杰一家便上山去挖狼毒草根。趁着新 鲜,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铁锤砸草根,使皮肉分离,然后用小刀取出外皮与肉间的纤维组织,放在臼内捣烂。然后上锅煮,再把煮熟的狼毒草根捣成茸状;再把絮状 的狼毒草茸放进大容器,用一根带四片木翼的木棍不断搅动,搅成纸浆后即可舀入绷在木框上的纱屏内,铺开摊匀,阳光晒干。一点一点捣烂材料,一道一道工序, 时间不知不觉流走。单纯的生活最惬意,他们除了做纸,心里似乎再没其他。

图片4.jpg

图为次仁多杰的儿子正在刮下狼毒草根的纤维组织

从 纱屏上揭纸是个技术活,一不小心纸张就会被破坏,或者造出的纸张厚度不均匀。次仁多杰老人,给演示了一番揭纸的过程。舀几瓢纸浆浇到沙屏上,然后把沙屏放 到一个大水缸内来回晃动,几分钟后拿出来,再放到太阳底下晒几个小时,一张藏纸就造成了。看似简单,却是凭着经验的技术活。

图片5.jpg

图为次仁多杰老人演示揭纸技术

现 在,一张藏纸能卖十几元钱,制成灯笼等工艺品后能卖到六七十元钱,一些画家慕名找到次仁多杰要求买纸,但次仁多杰一家却无法生产更多的纸张,一方面藏纸的 制作工序繁琐,更重要的是山上的狼毒草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挖。同行的拉萨市文明办主任张碧芳介绍说,目前尼木县正在和一些大学合作试验,人工种植狼毒草, 扩大狼毒草的产量,但目前成果还不明显。

和工业流水线生产的印刷纸不一样,次仁多杰家的藏纸看起来又少又飘。这种纸,一张一张手工制造,原料纯天然,工序进度完全靠天定,然后印上经文,洁白的纸上承载着象征文明和信仰的文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种纸的“奢侈”,让机器制纸无地自容。

雕版:为了信仰的产业

松 赞干布在西藏的地位与秦始皇在内地齐名,概括地说,他对西藏做出了三大贡献:统一藏区、创造使用藏文字和引入藏传佛教。随着藏文的传播,尤其佛教传入西 藏,经书需求量陡增。这种需求,又造就了另外一种传统手艺——雕版。尼木县普松乡是西藏的雕版之乡,雕刻经版的历史非常悠久,除了印刷经幡,还大量印刷经 书,大大促进了西藏宗教文化的传播。

经 版雕刻实际上就是雕版印刷的一个工序,其功能等同于活字印刷。只不过活字印刷的字是活的,而每一块雕版都是惟一的,这也使得经版经历岁月之后成为难得的艺 术收藏品。雕板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虽是工匠的活但做到最好却也需要有艺术家的功底。制作雕版的第一步是用一种叫“加橙”的工具刨光木板,先顺纹理,再劈 成板块,用火熏干,沤在羊粪中,然后用水煮,烘干,刨光,才能做成雕版的木板。之后木板涂上胶,贴上经文,有字的一面冲里,晾干。用水刀刮擦去纸,墨迹已 经渗入木板,挖去空隙较多的部分,涂上清油,一至两个小时后,盖上湿布,放置一天,保持布的湿度。雕刻版采用浮雕的方式,木刻雕版上只留下凸起的文字或图 像,其余的木料要挖去,通常挖去的深度为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寸,刻刀要紧紧地沿着文字或图像边沿进行雕刻。刻好经文后,用锯子锯掉两头多余的木头,再用 “切撒”把经文以外的部分打成斜面,这样,印刷时就不会印上多余的东西。

雕 版之乡普松的名声由来已久,不仅拉萨木如寺印刷的《甘珠尔》出自100年前的普松艺人之手,十几年前,拉萨佛教协会把重刻《丹珠尔》的任务交给了普松乡的 艺人们。普松乡目前有200余人从事经版雕刻。2013年尼木县雕刻和经幡印制的年产值达到了360万元,工匠们的人均年收入将近1万元。

8 月15日,在尼木县普松乡曲水村雕刻与经幡印刷专业合作社,工匠们正在聚精会神的雕刻着经版,雕一块经版需要4天时间,长期盯着雕版,工匠们的眼睛很容易 受损,年纪轻轻就戴上了老花镜。藏传佛教的一些经典著作,一个人一部刻下来需要十余年时间,成立专业合作社后做起来会更快。

图片6.jpg

图为尼木三绝之普松雕版。

在 专业合作社的一个角落内,放着一摞一摞已经刻好的经版,折射动人的光泽。这些光泽中有雕版艺人手上的汗,也有他们虔诚的心。不多久,这些经版会被寺庙收 走,用于印刷经文,制成佛经。在雪域高原,喇嘛们手捧佛经,虔心礼佛时,普松乡的匠人们在阳光下简陋的手工作坊里聚精会神地雕刻经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信仰佛的方式呢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