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6起攀爬入室盗窃案
警方4天破获
28日,记者从拉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获悉,该支队日前破获一起系列攀爬入室盗窃案,从接到报警到破案,警方只用了4天时间。该系列盗窃案,一名犯罪嫌疑人在两个月内连续作案6起,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嫌疑人最终被警方逮捕归案。
近日,拉萨市部分住宅小区连续发生入室盗窃案,犯罪嫌疑人采用攀爬户外管道、房屋外墙等手段进入居民家中,利用电锯锯开保险箱,盗窃现金、珠宝首饰等贵重物品。
接到报案后,拉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领导高度重视,侦查人员奔波在第一线,寻找每一个突破口。刑侦一大队侦查人员赶赴现场调查走访和勘验取证,及时排除了熟人作案的可能。这时,技术人员发现整个案发现场并无任何撬压痕迹,但在窗户外管道上发现一处踩踏痕。正当侦查人员围绕种种线索开展调查时,北京西路某小区又接连发生入室盗窃案。
“刚开始有5起盗窃案,由不同的侦查人员在调查,直到第6起案件发生后,我们发现作案手段非常相似,于是并案侦查。”刑侦一大队大队长格桑洛布介绍,侦查过程中发现,6起案件的相似处在于都是攀爬入室,用电锯锯开保险柜,犯罪嫌疑人提前通过敲门的方式提前踩点,立马实施盗窃。
掌握了重重有力线索后,各路侦查人员工作同步开展,为了获取每一丝线索,侦查人员一刻也不敢放松,连续奋战4天后,在某宾馆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涉案金额数十万元的6起系列攀爬入室盗窃案成功告破。
案例2
网络聊天认识老乡
“引狼入室”工友财物被盗
4月5日17时许,拉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接到市民报案称,柳梧新区某工地集体宿舍内被盗现金3000元及两部手机,总价值7000余元。
接案后,刑警支队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现场展开调查取证工作。根据被害人描述,4月4日,该工地工人王某通过聊天软件“陌陌”认识了一名四川老乡刘某,刘某称刚来拉萨没钱也没地方住,吃饭都成问题,听过他的遭遇后,王某出于同情将刘某领回工地集体宿舍暂住。第二天,工友们都上班去了,等到中午吃饭回宿舍时,发现两部正在充电的手机和衣服口袋里的3000元现金“不翼而飞”。这时,来此借住的刘某也一同消失,而他的电话也长时间无人接听。
“这起案件目标比较明确,唯独刘某一个人在宿舍,事后又消失不见了,既然电话无法联系到他,我们就想另外的方法联系。”刑侦五大队副大队长尼顿介绍,当天晚上10点左右,侦查人员通过王某的手机发现刘某“陌陌”在线,自称带了10多名女性到拉萨找工作,侦查人员顺势谎称手里有“资源”,可以帮忙介绍。到第二天中午12点,侦查人员再次联系上刘某,约地方见面。下午3点,刘某来到约定地点,被侦查人员抓获。
以案说案
专访刑侦人员
格桑洛布 拉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侦一大队大队长 案例一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主要采取攀爬天然气管道和外墙入室作案,攀爬入室是入室盗窃案中常见的一种作案手段,而这种手段往往跟踩点、敲门的方式相互配合。
“犯罪嫌疑人选择白天作案,目标是小区里位置比较偏僻,离保安较远的住户。”格桑洛布还介绍,撬锁入室也是入室盗窃案常见的一种作案手段,但一般在独家独院作案时采用。
案例一为系列入室盗窃案,很多家里的保险箱被盗,有的将巨额现金放置家中,实为不妥。格桑洛布提醒居民,家中不要放置贵重物品,最好将现金存进银行,保险箱不要放在显眼位置。其次,家中最好有人留守,没人时,门窗要锁好,不要在墙角或墙边对方容易攀爬的物品。此外,格桑洛布还提到,拉萨很多小区硬件设施不到位,比如视频监控设备,保安巡逻防范意识不够,希望物业能够加强管理。
尼顿 拉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侦五大队副大队长 “案例二案情简单,目标明确,破案过程并不复杂,可是这类案件的警示教育意义却很重大。”尼顿介绍,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网络作案的案件,如今网络信息发达,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之徒钻了空子。
本案中,受害者网某通过网络结识老乡,轻易将陌生人带到集体宿舍居住,却“引狼入室”,让工友蒙受财产损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似乎已经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它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它的弊端也一步步地显露了出来,而一些不法之徒便也将欺诈等骗钱手段发挥到了网络世界中,网络的虚实,让很多好人上当受骗,源于他们太容易相信人,对陌生人警惕性不高。(记者 刘婷婷)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