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妈妈公厕产子后消失了
热心居民和社区民警爱心接力男婴获救
公共厕所突然传出婴儿啼哭声,居民发现一个身上血迹斑斑的新生男婴。孕妇公厕产子后“人间蒸发”的故事,前不久在拉萨上演,幸运的是,热心居民和社区民警的爱心接力救助,让这个被妈妈遗弃的孩子重获温暖。
90后未婚妈妈在公共厕所生下一名男婴后消失,附近居民顺着哭声找到了婴儿。
热心居民和社区民警都加入到帮助孩子的队伍中来。经过多方寻找,并没有找到孩子的妈妈。目前,孩子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现场:公厕传出婴儿哭声
4月1日中午1点30分,白林社区巷子里的公共厕所里传出阵阵婴儿啼哭声,一名老大爷闻声而去,发现厕所里躺着一名刚出生的男婴。据这位老大爷介绍,婴儿身上血迹斑斑,浑身赤裸,周围也没有任何物品,所以猜测是刚出生,而出生地点就在这座公厕里。
这时,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大家也都在帮孩子寻找母亲,可是周围并没有“可疑”人物出现。很多围观居民开始责怪男婴的妈妈太狠心,刚出生就把孩子遗弃。在一片责骂声中,同时也上演了温情的一幕。“那孩子哭声很大,看起来也很健康,小脸红嘟嘟的,很招人喜欢。”一名当时在现场的居民称,很多热心居民同情孩子,纷纷跑到附近商店买来奶粉、奶瓶和毛毯,精心照顾着。
“虽然遇见这样的事情我们很震惊也很气愤,但孩子是无辜的,在没找到他妈妈之前,我们都会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顾他。”周围居民称,她们还是会尽量帮孩子找到家人,给他一个温暖的家。
调查:男婴的妈妈还未婚
就在大家纷纷出主意时,有居民到附近社区警务室报案求助,白林社区警务室警长古桑曲旦带领民警赶到现场。根据居民提供的线索,男婴的妈妈在生产前和朋友一起在这附近的茶馆喝茶,随后民警来到茶馆找到了她的朋友曲珍(化名)。
“当我们跟她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她被吓懵了,对这件事似乎并不知情。”古桑曲旦称,她立即给朋友打电话可是对方已经关机,稍后曲珍便从茶馆跑了出去。
古桑曲旦告诉记者,他们在调查时从曲珍口中得知,4月1日上午,曲珍陪男婴的妈妈到拉萨市妇幼保健院做产检,排队等候的人太多,医生告诉她们下午3点再去。随后,她们就在附近找了个茶馆坐下来喝茶。中午1点左右,孕妇去上厕所,去了10多分钟,一直没回来,曲珍还在等她,谁知,后来就听说她把孩子生在厕所这件事了。
曲珍还告诉民警,男婴的妈妈是一名90后未婚女子,今年才23岁,在拉萨一家单位实习,一直都是她陪着去医院做检查,孩子的父亲也从未听她提起过。
寻找:婴儿外公外婆到现场
民警们将男婴带到拉萨市妇幼保健院检查身体,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才3斤6两,是个早产儿。出生时右腿有些淤青,肺部不正常,需要及时住院治疗。
根据曲珍提供的线索,民警联系到了男婴妈妈的父母,他们对女儿怀孕这件事毫不知情。当天下午3点30分左右,他们从山南贡嘎县赶到拉萨。经过名字、家庭住址等身份信息验证后,两位老人确实是男婴妈妈的父母。随后,民警将男婴交给了他们。
“虽然没找到他的妈妈,但总算有亲人照顾,也是一件好事,我们悬着的心也总算落下来了。”古桑曲旦和那些热心的居民一样,除了精心照料外,心里牵挂着孩子能不能回到家人的身边。
据当时在现场的居民介绍,有好几个人都想领养这个孩子,却被孩子的外公外婆一口回绝,从他们眼神里看得出来,他们很喜欢这个孩子。
目前,被遗弃的男婴还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
■记者手记
弃婴,在近几年的新闻中是一个高频率出现的词汇。从发现弃婴时,人们的反应中我们很欣慰地看到绝大多数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无条件的救助,这些都让我们温暖而感动。
2012年至今,本报一共报道过4起弃婴事件,所幸的是,很多好心人用温暖支撑起了他们脆弱的生命。
2012年7月,一名刚出生的女婴被遗弃在拉萨河边的乱草丛里,花花绿绿的毛毯,引起了路人的注意。接下来,是一场热心群众、公安民警、福利院老师的爱心接力赛。
刚出生的婴儿无法思考,又不能行动,一旦丧失了父母的关爱,面临的将是任由命运宰割的境况。
弃婴现象,让人心痛。可是心痛背后,却是“弃婴”者法律意识普遍淡薄的现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弃婴。这种遗弃行为,如果情节恶劣、造成比较严重后果的话,可以构成遗弃罪。(记者 刘婷婷)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