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拉萨 > 社会万象

液化气钢瓶里倒出4斤“水”

2015年03月21日 11:19    来源:西藏商报    记者 黄旭东
分享到:    

“我平时加1罐气能用一个月左右,可这次加的这罐气只用了16天。”42岁的杜健斌居住在江苏东路,昨日,他拨通了本报新闻热线讲诉起了这件让他纳闷儿的事。

一罐液化气 只用了15天

“我每个月平均都用1罐液化气,可是这次加的这罐儿感觉有问题。”昨日下午,杜健斌带着记者来到他的住所后,指着厨房内的一个液化气钢瓶说,平时都能用1个月左右的液化气,这次只用了16天就完了。

随后,他将液化气钢瓶上的气阀拧开,在连接上这罐液化气的一个燃气灶上点火。记者在现场看到,即时杜健斌将燃气灶上的火量调解旋钮拧至最大,火苗任然很小,持续了2分钟后,火苗熄灭了。

“我怀疑加气站给我的液化气钢瓶内加了水。”杜健斌说着拧紧了液化气钢瓶的气阀并提起摇晃起来,“你听,这里面分明有液体的声音,如果这里面的液体是液化后的燃气,不可能点不燃,对吧?所以,我怀疑这里面是加气站加的水。”

随后,记者用一台简易的体重秤对杜健斌的这一液化气钢瓶进行了称重,根据秤上指针显示,这个液化气钢瓶加上瓶内“水”的重量一共36斤。

现场实验 钢瓶中倒出液体

“这钢瓶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在杜健斌的疑惑下,记者将这个液化气钢瓶从厨房带到了较为宽阔的客厅,并准备了一个瓷器。

在记者慢慢拧开液化气钢瓶的气阀,这时并没有太多气体喷出,当气阀完全拧开后,将瓶体倒置后,瓶体内的黑色液体流到了瓷器中,随着黑色液体的流出,一股液化气特有的臭味弥漫开来。

随后,记者再次用那台建议体重秤对液化气钢瓶再次进行了称重。“32斤!一罐液化气竟然有4斤‘水’!”杜健斌看到体重秤上的指针后说,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些黑色液体究竟是什么?是液化气站掺了假还是别的因素造成?”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联系了拉萨市燃气协会会长葛东。

倒出“水”后,重量变成了32斤(16Kg)。

燃气协会 这是液化气残液

“我们都知道,液化气其实是将燃气液化后,以液态存储于钢瓶中的燃气,至于市民所说的液化气中掺水是不可能的。”葛东说,要将燃气液化后储存于钢瓶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条件。“液化气的温度在零下40℃左右,而水的冰点是0℃,所以不可能将水掺在液化气中一同灌进钢瓶。”

“那么残留在液化气钢瓶内的黑色液体到底是什么?”听到这样一问后,葛东说:“其实这些是液化气残液,瓶内残液的存留量是由气温决定的,由于近来拉萨气温较低,所以钢瓶内的液态燃气中有一部分很难挥发成气态燃烧,便残留在了钢瓶内。”

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有这样的“经验”:天气冷时,将液化气钢瓶放于盆内并在四周倒上热水,这样液化气又能使用一段时间了。对于市民的这些做法,葛东也给出了专业的意见:“我们并不建议市民这样去做,因为这样做会使钢瓶底部锈损,加快钢瓶的正常使用寿命。”

葛东建议广大市民:发现液化气钢瓶内有残液的,切勿自行进行倾倒,应该交至加气人员手中,统一进行处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