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拉萨

拉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08月15日 09:5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近年来,拉萨市扶贫开发工作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导,创新扶贫机制、加大扶贫力度,不当“洒水机”、敢啃“硬骨头”,使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火热局面。

今年是“十三五”计划开局之年,自年初以来,拉萨市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八个到位”的要求,聚焦拉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充分发挥首府城市首位度作用,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力实施“六个精准”脱贫措施,各项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本报记者 杨子彦

扎西家住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岗堆村,借助拉萨市净土健康产业的“东风”,原本普通的家庭“摇身一变”,不仅成为岗堆奶牛养殖小区中的大户,还成为了村中有名的“万元户”(月收入过万)。

扎西一家的成功“蜕变”只是“净土红利”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城关区净土健康公司主动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大力吸纳贫困群众就业,人均月工资达到2300-2800元,今年1至5月已带动27户48人脱贫致富。

今年上半年以来,拉萨市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八个到位”的要求,大力实施“六个精准”脱贫措施,各项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产业强市助推脱贫攻坚

拉萨市以净土健康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培植壮大贫困群众乐于、易于、善于参与的高原奶业、净土藏鸡等特色养殖业和无公害蔬菜、藏(中)药材、优质饲草等特色种植业,使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脱贫成效不断凸显。

按照中央“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的要求,拉萨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游、民俗体验游、生态观光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让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农 家院落变成旅游景点,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搭上“旅游车”。今年拉萨市已完成63个规划产业项目实施方案起草编制工作,启动实施产业项目14个,共投 资74503.5万元,将带动980户贫困户4316人脱贫致富。

为实现农牧区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增收致富,各县(区)及相关部门主动作为,通过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提升就业能力等,实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市通 过企业岗位对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近2000个,实现月均收入2000元以上。目前,各县(区)通过技能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1290人。

技能提升助力脱贫致富

长期以来,受“等靠要”思想、缺乏劳动技能等消极主观或客观因素影响,不少贫困地区即使拥有丰富资源,可贫困现象依然不减。为此,拉萨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政策,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深入实施《拉萨市振兴教育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以教脱贫格局,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拉萨市以“四业工程”为依托,努力拓宽职业教育覆盖面,着力提高农牧民劳动生产技能,使贫困群众融入产业发展,实现转移就业,切实解决增收问题。建立完善 农牧民子女上大学资助体系,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上半年,共对708名2015年考取大学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资助金 245.39万元。

为加大贫困人口生态补偿就业率,增加贫困人口受益面,拉萨市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为契机,切实落实公益林补偿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并根据标准积极协 调上级部门,争取新增岗位16个,2016年度可实现就业3923人,其中,草监员1577人、护林员2097人、环保监督员249人,超额完成了全市 1000人脱贫任务。

做实保障打好脱贫基础

在以保脱贫工作中,拉萨市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和精准识别、精准认定脱贫对象工作要求,制订下发《拉萨市以保脱贫工作实施方案》等文 件,明确以保脱贫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各类保障标准,力争实现农村低保保障线和扶贫保障线“两线合一”。据统计,2016年确定了3988名以保脱贫建档 立卡贫困群众,上半年共发放低保金6109.08万元(其中农牧区低保1572.56万元,城镇低保4536.52万元)。

健康是脱贫的必要保障因素之一。拉萨市不断巩固农牧区基本医疗制度“先诊疗、后结算”成果,深入推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易地搬迁安置 区村卫生室,配备相应村医,保证搬迁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核实“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基础数据,提高农牧区医疗保障能力,积极建议自治区卫 计委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难群众家庭,出台保大病相关倾斜政策,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健康水平。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