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游记

拉萨市区3:冲赛康 北京路旁的繁华记忆

2015年01月30日 19:2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史卫静
分享到:    

坐落于拉萨闹市区的冲赛康从古至今就是西藏著名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它仍然是拉萨市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经营着上万种的商品。来自大江南北操着不同口音的藏、汉、回、维吾尔等不同民族的生意人云集于此,各种吆喝声随处可闻,在冲赛康里永远不乏繁忙热闹的景象。这里贮藏着一代代拉萨人的繁华记忆。

三百年从不落幕的繁华

沿着北京路东行,在去往冲赛康的途中听到身后几名游客的感慨——

“说实话,来到拉萨挺失望的,这里跟内地的城市没有多大区别嘛。”

“是啊,到处都是繁华的街道,商业气息太浓了。”

这样的失落情绪似乎普遍存在于慕名而来的游客身上,只因他们总想当然地认为神秘圣洁的日光城是有信仰的,所谓有情饮水饱,有了信仰自然更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于是,在拉萨城里看到的任何与商业生活有关的东西都会让他们置身事外的心灵无限怅惘。

不知他们若了解到这里的繁华商贸古已有之,是否会缓解这莫名的失落?拉萨从来都不是他们想象中那样闭塞落后。

据冲赛康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巴桑介绍,早在300多年前,极具商业头脑的康巴人就来到冲赛康进行“袖筒里的生意”。他们将从牧区收购来的翡翠、天珠、玛瑙等珠宝古董揣在身上挂在脖间,遇到有意向的买家就在宽大的袖筒里比划出价,无论多么激烈的讨价还价,在外人看来都只好似一场长时间的握手而已。因此,冲赛康里最早的商人应该说就是这些至今仍活跃在这里的康巴人,他们那“袖筒里的生意”也早已成为冲赛康一道蔚为成风的别样风景。

巴桑解释说,“冲赛康”在藏语里就是“市场”的意思。从前的冲赛康是一片名叫“色穷当热”的沼泽地,虽然一直都是拉萨的中心地段,却总是乱糟糟、脏兮兮的。除了那些康巴人,只有极少数商户和从农村过来出售萝卜、牛粪和陶罐的人。当时的冲赛康只是现在的冲赛康商场所占的那块地方,“尽管如此,那时这里依然是拉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巴桑介绍道,如今冲赛康的繁华已从曾经的冲赛康辐射开来,北抵北京路,南至八廓北街,西达夏萨苏巷,东到吉日一巷。

童年里大开眼界的惊叹

从小生长在冲赛康的巴桑对这片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这里有他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听老一辈人讲,1959年以前这里有好多摆地摊的,卖的全都是从印度、尼泊尔进来的布匹、饼干和各种生活用品,还有正宗的瑞士手表,反而很少有内地的商品,绝对算是国际化的商业圈。”巴桑满带自豪地描述着。

在巴桑的记忆中,冲赛康就是一个大观园,而他就是那个被刘姥姥领来见世面的小板儿。当年,在幼小的巴桑眼里,冲赛康里到处都是看不够的稀罕物件儿。“印象最深的就是放在竹篓里卖的一块一块的豆腐乳。”巴桑回忆起小时候逛冲赛康时的情景,一脸幸福,“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给摊主5分钱,他就会拿纸包上一块递过来。那味道香极了!”很好奇巴桑他们是怎样吃豆腐乳的,是否也会像内地人一样抹在馒头上或是拌在稀饭里?坐在对面的巴桑摇摇头,伸出舌头在张开的手掌上假装舔一舔,爽朗地笑着说道:“小孩子哪里有耐心等到回家再吃,直接舔着才不怕咸呢!”

冲赛康里有着小巴桑太多新奇的第一次:第一次尝到四川凉粉,只觉得辣到心里去了;第一次看到贴糖画,就感到稀罕得不得了;第一次吃到棉花糖,绵绵软软的甜蜜滋味在唇齿间蔓延,至今都难以忘怀;从尼泊尔和印度进来的花花绿绿的各式饼干,更让小巴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还可以有如此酥脆甜美的味蕾享受。

巴桑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舍不得抽离出来。他始终都记得当年冲赛康里那个叫做“赤门”的供销社,“那是当时拉萨除了大礼堂也就是现在的拉萨百货之外商品最齐全的地方。大人们都会拿着布票、粮票、油票和糖酒票到那里买各种生活必需品。”那些露天摆设的摊位和临时搭建起来的铁皮房,早已成为巴桑童年记忆中神奇的百宝箱,在他看来,那里面什么稀罕东西都能变得出来。

市井中人间烟火的真实

悠游于漫画、旅游、家居、美食、文学等领域的香港作家欧阳应霁曾经说过:“菜市场是最鲜活的卖场。这个人声沸腾、把各种食物展售并列的地方,最能看出这个城市的饮食民情。”

应了欧阳应霁的说法,拉萨的冲赛康就是这样一个市场:鲜活、人声鼎沸。在这里你可以闻到人间烟火的温暖与美好,市井小民的真实生活就那样毫不掩饰地呈现在你眼前。

然而,冲赛康又不仅仅只是菜市场那么简单。在这里,除了能够买到那些青翠欲滴的新鲜蔬菜,还可以买到任何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小商品,冲赛康的商品丰富程度超乎想象。

始建于1991年的冲赛康商场头一回把批发经营的模式引入拉萨,带到西藏。于是,从前的散兵游勇都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如今矗立在冲赛康巷口的藏式商场大楼是2009年斥巨资新建的,底层和二层已经成为西藏最大的食品、鞋帽、百货批发市场,三层则是被一个个服装批发摊位占满。

据巴桑介绍,整个冲赛康商场目前共有1500多个摊位,销售商品达万种以上,从食品到五金百货共分为13个类区。穿梭在商场内各个摊位前,琳琅满目的商品难免让人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来自四川、湖北、甘肃、浙江等地操着各自家乡话的藏、汉、回、维吾尔等不同民族的生意人云集于此,各种吆喝声随处可闻,在冲赛康里永远不乏繁忙热闹的景象。并且每个摊主见到顾客都要首先问一句:“批发还是零买?”典型的批发市场风格。在西藏,冲赛康已经成为很多人购物的首选之地。

走在冲赛康巷里,一群又一群身材高大的康巴汉子聚在一起,交头接耳,不时把手伸进长长的袖筒中神秘地砍着价,300年来的古老传统依然在这里延续着,而他们身后则是各式各样的现代新潮商品。冲赛康就在这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一天天演绎着真实的市井生活。

童年里大开眼界的惊叹

责任编辑:梁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