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北岸。历史上人们又称江孜地区为“年”。江孜享誉盛名的,还是它作为一座“英雄城”的光荣,在这里,曾有过一段可歌可泣的抵抗外侮的历史,即江孜抗英保卫战。1888年,英帝国主义第一次发动了在我国西藏地区的侵华战争,隆吐山战役。隆吐山失守,英军占领了隆吐山、纳汤等地区。1903年7月,英帝国主义派荣赫鹏率领一支万人大军,由麦克唐纳少将指挥,开始了对我国西藏地区第二次大规模的武装侵略。1904年1月,英国占领了堆拉、戈吾等地,矛头直指江孜。由此开始了以江孜人民为主的西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第二次抗英战争。时间虽已过去了百余年,但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不应被时间所湮灭,藏族人民英勇反抗西方侵略者、捍卫国家主权的壮举应为世人所铭记。
曲美新古大屠杀
曲美新古位于堆纳村以北二十公里(现亚东县堆纳乡,当时属江孜宗管辖)。1904年1月,英军和藏军在此相遇。荣赫鹏看到藏军布防有序,严阵以待,便耍弄欺骗的伎俩,提出要同藏军代表在曲美新古谈判。还借谈判的名义,要藏军熄灭火枪的点火绳,英军佯装退出了子弹。当英军一切就绪之后,荣赫鹏便乘机首先向拉丁色、朗色林等藏方代表开枪,接着命令英军对藏军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藏军虽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很快就倒在英军炮火和骑兵马刀酿成的血泊之中。西藏人民忠厚诚实,心怀坦荡,真诚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来解决问题,然而却遭到了侵略军的血腥屠杀。在敌人机枪、来复枪和大炮的密集扫射轰击下,曲美新古战役中藏军共有1400多人牺牲,谈判代表拉丁色及随员也惨遭不幸。英国侵略军战争中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激起了西藏人民的无比愤怒,点燃了广大西藏人民反侵略的熊熊烈火。
战争回忆
据当年参加战役的老人加顿回忆说:“藏军当年使用的是土枪、大刀、‘鄂多’(牛毛制的抛石的鞭子)。”英军提出谈判要求后,1904年1月15日,藏军拉丁色和朗色林(团长)等出阵与英军谈判。我方遵照英军“要谈判,双方必须停火解除戒备”的约定,下令停火,但英军却暗中包围了我方阵地。谈判中一名英军军官拔出手枪向拉丁色和朗色林开枪,被拉丁色的警卫发现,拉丁色随即发起了总攻的信号,但是待命的藏军却无法打响火绳枪。
一名普通的英军士兵在写给他母亲的信中说:“这场屠杀太令人恶心了,尽管将军命令尽可能扩大战果,但我还是停止了射击。”
藏昌阻击战
英军向江孜入侵时,西藏军民沿途对他们进行了顽强的阻击,1904年2月20日,英军至藏昌,代本哲麟率队到前沿激战阻击英军,但终因武器落后,牺牲300余人后被迫撤退。1904年4月9日,英军抵达康马侵占了雪朗寺。当日拂晓,扎林、然巴两位代本率藏军夜间持刀摸入敌营,打得英军措手不及,毙伤英军60余人,后撤回藏昌谷附近的多德村。
藏军利用康马西北杂昌峡谷(被称为红河谷),设伏于江孜的大路两旁。英军派了30余骑兵作为先头部队侵入峡谷,藏军在扎林的指挥下,将进入峡谷的英军骑兵全数歼灭。但山谷外的英军用重炮轰击配合敌步兵,夺取了藏军阵地,此次战役藏军毙伤英军280余人。
战争回忆
一位叫康特莱的侵略者,在其所著的《拉萨真面目》中说,在藏昌“……几十个人会奋起猛攻你,拼死命地战斗到最后一个倒下去,像古罗马的爱国者那样”。战争之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江孜保卫战
英军攻下杂昌藏军防线后,4月13日,英军占领江孜。5月3日晚,1000余藏军袭击了江洛林卡荣赫鹏营地,几乎全歼敌人。荣赫鹏在极度恐慌中带领40名士兵仓惶逃至康马村,遭到袭击,几乎被杀死。5月26日,英军增援部队从亚东赶到江孜后,重占帕拉村,藏军拼死抵抗,打死了英军的加斯丁大尉。英军逃窜至亚东求援途中,愤怒的群众仅凭棍棒石头打得侵略军如丧家之犬。江孜军民打退敌人疯狂进攻后,建立了值班哨制度,军民全体出战,使英军在两个月内陷入被动,没有进行大的军事行动。最终,藏军通过帕拉伏击战将英军赶出了江孜。
战争回忆
作为侵略者的英国军官康特莱在《拉萨真面目》中写道:“西藏人没有经过战斗,他们是决不会罢休的。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和豪放。”
乃宁大血战
6月13日,麦克唐纳和荣赫鹏将全部力量调出,直逼江孜。英军行至离江孜不远的乃宁寺时,遭到了驻寺守军的坚决抵抗。藏族军民沉着应战,待敌人用炮轰塌寺院围墙时,伙夫举着大刀在前,迎战敌人。民兵和敌人扭在一起,尤以工布地区民兵的刀最为锋利,有位壮士一刀就把敌人连枪和子弹带劈为两段,吓得敌人胆破心裂。这次战斗,英军死伤200余人。他们发泄兽性,把乃宁寺珍贵文物洗劫一空,并放火焚烧了大经堂。
战争回忆
乃宁寺寺管会副主任平措日桑说:“由于乃宁寺围墙坚固,加之藏兵把守大门,不易攻入,侵略军死伤惨重。英军从东、南方向向乃宁寺发起炮击,调来步兵爬上乃宁寺后山,守卫的藏兵在奋勇杀伤数十名敌人后,14名藏兵全部牺牲。聚集大殿的藏军官兵奋勇冲杀,阿达尼玛扎巴举刀一挥,将英军将领则娜色赫劈死,大挫英军锐气。”
宗山决战
6月28日,英军向江孜附近的紫金寺进攻,随后包围了江孜宗政府及江孜街巷的藏军。7月3日,荣赫鹏发出最后通牒,限藏军于7月5日前撤出宗政府。西藏方面自然不能接受,7月5日上午英军向江孜城区发起总攻。激战至晚7时,江孜城沦陷。另两路英军在大炮的掩护下,猛攻宗山。藏军和民兵一部分突出重围,转移到白居寺战斗,另一部分和敌人徒手搏斗,最后跳崖殉国。8月3日,英军占领拉萨。
战争回忆
据江孜83岁的伟堆旺雄和68岁的奔巴次仁两位老人说,“藏军守住山,敌人不攻就不开枪,等敌人攻的时候就用火药枪、抛子一起向敌人打。”
江孜岗巴宗城堡遗迹。
藏军在抗英战争中使用的藏刀和火药枪。
抗英战争中使用的炮台。
图文来自新华网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