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侣 > 交通

【亲体验】记者实地探访嘎隆拉隧道

2015年02月01日 15:4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News620131030P04388CYU

驶出嘎隆拉隧道的车辆

昨日上午,西藏传媒集团赴墨脱采访报道组记者从波密县出发,走上墨脱公路没多久便遇到了负责墨脱公路A标段建设的西藏惠通公司的技术员冯军。记者通过冯军和武警交通二支队工技科科长了解了嘎隆拉隧道的施工难度。墨脱县的格桑扎西从背夫到商店店主身份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嘎隆拉隧道贯通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影响。

37岁的格桑扎西如今在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52K附近开了一间小商店,“小本经营,生意也算不上特别好,但养家糊口没问题。相比前几年当背夫的辛苦,我已经很满足了。”

格桑扎西之所以不用再当背夫了,主要就是得益于他商店所在山体上方的嘎隆拉隧道的贯通。隧道的山体上有三个美丽的“小天湖”,对游客而言“小天湖”是美丽的,然而在嘎隆啦隧道建设时,这三个“小天湖”却给施工增加了不小的困难。

扎木至隧道进口 20余公里14条雪崩带

进入林芝地区以后,最明显的感受是空气湿度高,与拉萨的干燥相比,这里实在太舒服了。记者查询了解到,近期波密县、墨脱县的空气湿度都在90%以上。湿度大增,导致降水增加。昨日,记者驱车前往墨脱县时,当车辆行驶到12K路段时,道路两边的景色全部变成了原始森林和雪景。20余公里路程沿线,每隔一段距离便有“崩塌路段 谨慎驾驶”、“泥石流路段 谨慎驾驶”、“雪崩路段 谨慎驾驶”的警示牌交替出现。

冯军介绍,墨脱公路起点扎木镇至隧道进口处共24公里的路程,共有14条雪崩带,冬季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雪崩,影响交通。上山途中许多弯道又急又险,加上附近白茫茫的一片,同行的记者因为准备不足,眼睛被雪反射的光线照得生疼。

都知道墨脱公路难修又难走,但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很难用言语描述其中的曲折。到达嘎隆拉隧道后,可以明显看到隧道上方的“老公路”。“隧道没贯通前,夏天是车在上面走,冬天是背夫在上面走。”附近的工人说,墨脱公路被喻为“生死之路”。嘎隆拉隧道是这条生死路上的“鬼门关”,也是全线气候环境最恶劣、地质环境最复杂、灾害险情最集中的控制性工程。平均海拔3700米,冰冻期长达8个月,冰冻层平均厚度5至6米,最厚达15米;冬季气温极低;地震、塌方、泥石流、雪崩频繁发生。

 

嘎隆拉隧道贯通 墨脱不再被雪山阻隔

走过隧道,在52K工区记者遇到了在此开商店的格桑扎西。在交谈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格桑扎西是墨脱县帮辛乡村民,此前在岗日嘎布山做过4年背夫。

“太危险了,背夫每年大雪封山时开始工作,时间大概是11月到次年4月。太辛苦了,所以我一个月只背20天,休息10天。”格桑扎西说,高风险带来的是高收益。“墨脱县缺什么我们就背什么,从24K背到52K,再通过农用车或马运到县里,有时路塌方了,我们就要背到70K附近。每次背100到140斤,一天平均能挣700元。”格桑扎西说。

格桑扎西指了指山体上方的一个垭口说,12月和1月的时候气温特别低,他亲眼见到过一个外地人因为要去墨脱县打工,翻山时准备不足被活活冻死在山上。“隧道通了,就不会有这些事了。”格桑扎西吸了吸手里的香烟说,现在小商店的生意虽然不是特别好,但养家糊口足够了,也不需要再去当背夫了。

嘎隆拉隧道2008年9月开工建设。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顺利贯通。墨脱人民世代被茫茫雪山所阻隔的历史终于结束。格桑扎西也不再从事他那份“用命挣钱”的背夫工作。

隧道修通前,去墨脱要走盘山老路,从24K到52K,即使路况好,没有塌方泥石流雪崩等情况,最快也要接近两小时。而隧道修通后,如果不堵车,穿越嘎隆拉雪山只要10分钟左右。

山上的“天湖” 增加了施工难度

昨日,记者联系上了建设嘎隆拉隧道的武警交通二支队工技科科长,他说,虽然隧道早在2010年12月15日就贯通了,但如今回忆起来,该隧道仍然是他经历过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嘎隆拉隧道山体结构可以说是支离破碎,隧道横跨的3000多米中有3个不同的地质断层。”

居住在24K附近的工人们也向记者描述,隧道贯通以前,大家都是通过山上的垭口翻山。“山上有3个小‘天湖’,很漂亮。”工人们说,漂亮的“天湖”却给隧道施工带来了大麻烦。武警交通二支队工技科科长介绍,隧道施工时,每小时从隧道内抽出的水量达到了400立方米。隧道坡度为4.1%(即每100米下降4.1米),所以北端施工时如果水不及时抽出来,就会将隧道淹没。三个断层带上的支离破碎的地质条件也给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内部施工时必须挖一点又马上搭钢结构进行稳固,再挖一点,如此反复,工程难度最大时一天只能挖0.5米到1米左右。

“现在回想,我个人觉得嘎隆拉隧道是我遇到的建设难度最大的一条隧道。”工技科科长说。

昨日上午,西藏传媒集团赴墨脱采访报道组记者从波密县出发,走上墨脱公路没多久便遇到了负责墨脱公路A标段建设的西藏惠通公司的技术员冯军。记者通过冯军和武警交通二支队工技科科长了解了嘎隆拉隧道的施工难度。墨脱县的格桑扎西从背夫到商店店主身份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嘎隆拉隧道贯通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影响。

 

墨脱公路 他们的心声

News620131030P04387CYU

老人66岁终于走出了大山。

人物档案

姓名:格桑扎西

年龄:37岁

职业:商店店主

我的丈母娘今年67岁,世世代代住在墨脱县,隧道通了以后,2012年6月,我们乘着汽车带着老人家走出了墨脱。虽然只到了波密县,但老人开心得不得了,终于见到了外面的世界。要是隧道没修通,路没修通,能走出墨脱,老人想都不敢想。

车开快点别遇上雪崩了。

车开快点别遇上雪崩了。

人物档案

姓名:冯军

年龄:35岁

职业:技术员

我们公司负责的标段是墨脱公路目前路况最好的标段之一,0到24K主要由沥青路面和条石路组成。遇到雪崩和泥石流时,条石路很容易清理。走墨脱公路,防滑链得随时备着。18K路段很容易雪崩,车辆路过时得稍微开快一点。我们2010年8月施工时就有设备被冲走了。

西藏传媒集团赴墨脱采访报道组   文/记者 江飞波  图/卢明文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