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历除夕的前一天,也是日喀则的大部分地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藏历农家新年。1月29日晚上,这些地区的藏族群众以吃团圆饭“古突”为开端,正式拉开藏历农家新年的序幕。
1月29日是藏历的11月29日,同时也是西藏日喀则地区农家新年的“古突”夜。在日喀则市曲美乡帕伦村,村民加布一家准备了一顿丰盛的传统年夜饭,在这个代表合家团圆的夜晚,还邀请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一起参加。
加布是帕伦村的村支书。他告诉记者,自日喀则地区人社局派干部驻村以来,十多名驻村工作队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为村里修水渠、建水坝、盖温室,做了不少实事,深受当地村民的欢迎。此番邀请驻村工作队员到家中团聚吃“古突”,就是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加布说:“这些驻村干部和我们相处了这么长时间,都成自家人了。他们中还有家在内地的汉族干部,因为工作他们必须坚守岗位。我们能做的也不多,就是请他们到家中来吃个团圆饭。”
天快黑时,加布和村里的乡亲一起到驻村干部的工作点热情地将驻村干部请到了家中。乡亲们热情地为队员们献上象征吉祥的哈达。今年62岁的拉巴次仁由于平日里深受驻村工作队员的关心和帮助,得知村里请驻村干部吃“古突”,专门从家中赶来,提着自家酿的青稞酒,一一向每位工作队员敬酒表示感谢。
按照藏族习俗,“古突”里预先要包裹进一些诸如羊毛、辣椒、盐、豆、黑炭和毛线之类的小物件,分别象征人的十几种不同品性和运气。驻村工作组组长李传凤吃到了包裹着羊毛的“古突”,坐在他身边的加布笑嘻嘻地说,这表示你性格温顺。“这个倒挺准的,我平时很少发脾气的。”李传凤开心地说。
吃完“古突”后,村民们轮流向驻村队员敬酒献歌,其他一些人则弹起扎念琴,跳起锅庄舞。“虽然回不了家过年,但这是我吃的最有意义的一个团圆饭,村民们的热情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回报,而我也会和同事们在新的一年里为村民们做更多的实事。”李传凤说。
窗外高原的寒夜凝气成霜,而屋内热气腾腾的团圆饭却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新华社记者 王军 坚赞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