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不吃藏餐不能算真正到过西藏。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 藏餐历史悠久,藏餐文化源远流长,藏餐花色品种丰富,味道各异,集色、香、味为一体。
藏家宴是在一个具有浓郁的藏家特色的家庭式餐馆,提供各种丰盛的藏民族餐饮的同时让您深感藏民族家居文化的底蕴及精髓所在。
现在,请你跟随记者的步伐体验拉萨几家有名的藏家宴,一起感受拉萨独特的民风民俗。
游客舌尖的藏餐——实惠
在拉萨市团结新村东区75号,一栋单家独院的房子,古朴的大门有艳丽的藏式装饰,门前挂有一个招牌——藏家宴。这是拉萨有名的藏餐馆之一。
进门是一个小院落,院中间有绿树红花,一个幽静的处所。右边有几顶帐篷搭建的亭子,很多游客正在这里悠闲地品尝藏餐。
北京离拉萨的罗布林卡有4000多公里,乘飞机需要5个小时,而乘坐火车则要48个小时。可遥远的距离挡不住王宝那张爱吃的嘴。
刚到拉萨的第二天,王宝就嚷着让朋友带他吃藏餐。席间,王宝第一次细细品味了正宗的手撕牦牛肉,这道菜是团结新村藏家宴热卖菜之一,选用高原特有的牦牛肉用传统的制作方法,使牛肉劲道又不失细腻。在王宝挽起衣袖大方动手,顺着肉纹一丝一丝撕开,慢慢咀嚼的吃相上,不难想到其中的美味。
朋友不想王宝对藏家宴的理解只是美味,还点了一份藏式烤羊腿。这份“大餐”在上桌后要经过一个特色的表演过程。厨师推着餐车上来,用传统的藏刀将烤制好的羊腿以民族传统方式切片,再卷入青稞面烙制的小圆饼中,配上微甜的酱料。知道价钱和眼前食物的分量时,在一阵阵便宜的感叹声中,王宝既享了口福也饱了眼福。
情侣舌尖的藏餐——幸福
自古民间就有这样一个说法:“无宴不成婚、无酒不嫁女”。藏式婚礼也一样。传统的藏式婚礼常选在林卡中举办。如今随着都市的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年轻人会将婚礼选在市区交通便利的藏餐馆举行。团结新村藏家宴现在已有两家,东区的环境较为大,有独立的停车场,院子中刚好有一片空旷的位置作为举行婚礼仪式的场地。
藏家宴的婚礼餐,以十几张或几十张桌子拼接成。除了传统的青稞酒、酥油茶、牦牛肉、糌粑、酸奶等,现在藏餐中还推出了许多更具特色的美食,比如光酸奶就有八宝酸奶、糌粑丸子酸奶、人参果酸奶、红花酸奶、红景天酸奶等。
如今藏汉通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举行婚礼的人家,还会贴心地要求藏家宴在食材不变的基础上加些川菜的做法,这样既不失传统,又能让大家都能吃得舒心、吃得开心。开了先河后,藏家宴的菜式都开始作了相应的改良,如今,没有吃过藏餐的朋友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吃不惯了。
百姓舌尖的藏餐——舒心
在团结新村东区的藏家宴二楼有许多藏式风格的房间,闹中取静的环境让许多居住在拉萨的市民都乐此不疲前来。装饰是藏式风格,墙边有藏式柜子,上面画着金色的图案,沙发上是藏式的靠垫。
“感觉就是到了同事、朋友的家里一样,没感觉是饭馆,这样吃得挺舒心惬意,也许这就是宾至如归的感觉吧”。市民卓玛央金笑着说。
不一会,身着藏装的服务员小姑娘就提来一壶酥油茶。卓玛央金动作娴熟地为家人和朋友倒满,自然地将壶放下,和家人朋友惬意地先聊着。和她说的一样,真没当成是在外面的饭馆。
这时,香味四溢的藏餐已经摆满餐桌。有鲜美的血肠,这道菜过去一般要重大节日才能吃上,到了望果节、赛马节、雪顿节这样的大节日,藏族群众宰杀的牛羊就要放血灌血肠,如今可以更容易吃到;有风干牛肉,据说优质的风干肉,牛血一定是要藏在肉质里,这样吃起来才够酥够脆够香;有藏青菜,就是野芹菜,这是改良过的菜谱;主食是糌粑,糌粑造型奇特……
当夜幕降临时,藏家宴里亮起灯光,在卓玛央金的要求下,藏家宴的服务员为食客们高歌一曲“玛吉阿米”,在天籁般的歌声中,大家仿佛来到无际的草原……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