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拉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市中部、念青唐古拉山最西部。
“堆谐舞”是拉孜县文化特色的代表,是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传统歌舞艺术。
堆谐舞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堆谐就已有了很多让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如《珞巴刀舞》、《酥油飘香》和大型乐舞《珠穆朗玛》等。 2006年9月,拉孜堆谐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是西藏农民第一次登上首都舞台。2007年,拉孜堆谐应邀赴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他们高超的表演技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震撼央视舞台,使堆谐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更受到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著名的堆谐舞《飞弦踏春》反映的是拉孜农牧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悦心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保持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40多名男女演员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的同时还要兼顾跳舞,队形形式多样,复杂多变,反映了队员高超的表演能力和默契。尤其在《飞弦踏春》中的反弹扎年琴的舞段,在全国来讲更是独一无二的。舞者将弹、唱、跳融为一体,这可真是高超的技巧,独特的风格。离了扎年琴跳堆谐就会失去它应有的风格特点,离了双脚踏地的脚步动作就不能成为堆谐。
堆谐舞的服饰自然朴实,一般都是当地农民的装束特点,并无其他多余因素。音乐和舞蹈基本上采用的是民间原有的素材,音乐创作上突出了极强的跳跃感,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舞蹈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动作和套路,但速度和力度以及幅度上有了较大的夸张。这样更加展示出新时期拉孜农民的风采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主要旅游景点
拉孜镇扎山石窟
该石窟位于拉孜镇拉孜村西,窟面宽2.65米,高3.2米,进深3.5米。洞内有巨型如来佛雕像及各种浮雕,如来佛浮雕大者高1.53米,小者高0.53米,造像风格古朴而庄重,是西藏现存较少的古代人文遗存之一。
昌木钦墓地
昌木钦古墓群系吐蕃王朝时期藏王墓葬群,位于拉孜县曲玛乡昌木钦乡附近,藏王墓葬群共有130多座,大、中型墓葬封土为梯形,亦有塔形及长条形殉葬坑,墓地最大墓处封土边长78米,高达17米。现存墓堆为土层的台式平顶墓,墓堆切面可以看到明显的夯土层,每层高约15至20米,原为方形平顶,由于经过长期雨水的冲刷,已形成了圆形平顶,墓地竖有藏文墓碑和一对石狮,石狮雕刻粗犷古朴,实为艺术珍品。
曲德寺
位于老县城旁,属扎什伦布寺属寺。曲德寺距今300多年,建筑形式与扎什伦布寺相似。该寺主供释迦牟尼佛,新年期间有强巴佛会。
曲德寺的整体建筑风格宏伟壮丽,殿宇重叠,毗连错落,金碧辉煌。寺内有宗喀巴殿、度母殿、弥勒佛殿等10座殿堂和1座颂大堂。
TIPS
交通:从日喀则到拉孜152公里。每天都有客运班车。
景区:芒普旅游区、拉孜扎山石窟、昌木钦墓地等。
特色:藏刀(往往需要提前预订)、温泉。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