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活动推荐

过林卡,活出生活情趣

2015年03月21日 11:2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记者 次旦卓嘎
分享到:    

    每年夏季一到,西藏各地的人们便迫不及待地走入林卡,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曾经,人们过林卡的主要地方就是市区内的各大小公园。记忆中,一到过林卡的季节,草地上的帷幔里就会传出动听的歌声,飘出酥油茶的阵阵清香。现在人们过林卡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各种度假村以不同的方式上演着人们周末幸福生活的传奇故事。

    园林里过林卡 依旧受市民“宠爱”

    在林卡中,少不了的是绿油油的草地和五彩的帐篷,人们三五成群,或坐在帐篷中闲聊娱乐,或在树荫下席地而坐,围起来玩着藏式的骰子游戏;或与家人、朋友一边喝着青稞酒和啤酒,一边唱着助兴的民歌;还有一些人,兴致勃勃地打着扑克、麻将。等到音乐响起,大家便会站起来手拉着手,跳起欢快的锅庄。

    拉萨城里的林卡星罗棋布。最为著名的就是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园林”。罗布林卡始建于十八世纪四十年代,是历代达赖喇嘛处理政务、举行典礼、消夏避暑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园中林木参天,亭台楼榭,小桥喷池,假山花圃,应有尽有。 西藏和平解放后,政府将其改建为公园,于是平民百姓也能在园中畅游、过林卡。

    除了类似罗布林卡这样的传统林卡,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催生了一批休闲林卡的蓬勃发展,这更使过林卡的习俗融入了西藏人的生活中。

    度假村过林卡 让游客亲近自然

    在拉萨市城关区嘎玛贡桑龙珠旅游度假村,记者碰到了带着一家老小10人前来过林卡的加措。他说,这里闹中取静,绿化好、服务好,一家人过来玩,既享受了大好时光,还不用自己准备、收拾。正因为看中过林卡的商机,2010年,城关区实施国家投资80万元、嘎玛贡桑社区群众自筹资金80万元,新建了龙珠旅游度假村,如今度假村吸纳了2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人均最低月工资1000元,年终还有分红。

    桑珠林大自然度假村是当年在达孜县境内开办较早的度假村之一。大自然的定位从其度假村的外观上就可以看得出:白色的帐篷掩映在绿树丛中,连度假村的围墙都是以栽种的灌木围成。

    退休后开办了大自然度假村的朗杰说:“当初为了打造这个度假村我曾走过弯路。我在云南读过书,看到那里的樱花很美,在开办度假村的时候,我设想打造一个樱花主题的林卡,并筹划当樱花开放时每年举行樱花节。当时就花了25万元购买了7车樱花树苗,但没想到,栽下后的第二年,所有的樱花树全部死亡。现在想想,我当时是有点盲目。不过我现在可是半个园林专家了,我知道游客需要我这种能和自然亲近的林卡……”

    大自然度假村正门边的10多棵树是朗杰引以为傲的,“这些树当年购买时1800元一棵,现在的市场价是1万元一棵,不管价值多少,它们能够成活是最重要的。”朗杰说。

    到目前,朗杰为了打造他的大自然度假村,光在花草树木上已花费了80余万元。

    河边过林卡 倾听河水潺潺

    在西藏,人人都会自然地说过林卡,谁也不奇怪。城里人欢天喜地的“走,咱们周末过林卡去。”牧民或农民也许会羡慕地说:“瞧人家城里人,多有情调,一到夏天就去过林卡。”也许会不解:“放着好好的房子不用,干嘛过林卡?”

    拉萨人所谓的过林卡,大部分是在沿着拉萨河围起的大大小小园林里支起遮阳的小棚子或大伞顶,白色棚子和伞顶都会用蓝色的布片镶拼成藏族风格的吉祥图案,然后,摆上一桌吃的,与亲朋好友饮酒吃饭,祝酒唱歌,伴酒起舞。酒,应该是青稞酒;饭菜,应该是民族餐;歌,肯定是人人都能一同歌唱的歌;伴酒而作的歌舞自然是藏族同胞从小就会的“特长”。

    现在的西藏人过林卡,都讲究喝啤酒,吃饭也大多是中餐。但是,如果一起过林卡的人里有来自内地的朋友,就一定会有青稞酒和民族餐。

    其实,在西藏人的心中,一片小小树荫就是一个林卡,大家在树荫下有说有笑、有唱有跳,玩出了生活的情趣。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