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不仅有雄伟的雪山,纵横交错的河流,广阔的草场,还有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高原湿地。据调查,青藏高原上湿地面积达75万公顷,在这里不论是河流谷地,湖泊洼地,还是山麓平原,都有斑斓夺目的湿地景观。人们将湿地称作青藏高原美丽的七彩天衣。
世界屋脊的地球之肾
湖泊湿地: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说青藏高原是湖泊湿地的世界毫不为过。据卫星遥感测算,面积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1091个,湖泊范围达44993.3平方公里,成为地球上海拔最高范围最大的高原湖泊湿地景观。
青藏高原的湖泊有巨大的生态功能。湖水滋润了这里的一切生命。而有水就有沼泽。因而形成湖滨肥美的牧场。西藏的羊卓雍湖,湖边水草茂盛。在夏季人们将部分水草冲洗凉干。这些水草在冬季便成为牛羊最理想的饲料。湖泊湿地同河流湿地一样,他为高原一切生命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在青藏高原有很多地方河流极少,主要淡水资源都来自湖泊。
高原湖泊可以说是千姿百态。而他们都有如下几个共同点:一是湖盆发展受新构造运动控制,许多湖泊湿地的面积十分广阔。二是多为内陆湖,湖水主要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三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这样湖泊湿地的水资源就愈显珍贵。
高原湖泊是青藏高原湿地的宠儿。高原湖泊湿地已成为高原上独特的生态系统。
森林湿地:在青藏高原发育有大片的森林湿地。森林湿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藏东南的横断山脉。这里地貌属于高原温带向寒带过度的高山带,年平均温度较低。年降雨量700-1800多毫米。这里云冷杉特别广泛,林下潮湿,造成灌丛和藓类十分茂盛,这样就构成了较广泛的森林湿地。
我国青藏高原藏东南地区大片的森林湿地构成了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湿地能诱发降雨。能使空气过分潮湿,而这种潮湿环境有利于净化空气,提高大气质量。森林湿地的生态功能强大,它具有乔木、灌木、藓类多层结构,造成很高的生产力。森林湿地具有很大的生态稳定性。对防止生态退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们把湿地比喻为"地球之肾",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那么森林湿地就兼有肺和肾的两种功能。它为生物制造了大量氧气,吸收了二氧化碳,过滤了空气。同时又净化了水体,维护着地球生态网络的健康。所以说森林湿地贡献十分巨大。
草丛湿地:草丛湿地是青藏高原湿地的主体,整个青藏高原草丛湿地面积约有三万多平方公里。在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很多地方森林不能生长,所以只有适应性更强的草本植物生机盎然。 在草丛湿地中都有厚度不等的泥炭层。泥炭是湿地植被不能彻底分解与泥土等矿物质混合沉积,年复一年形成。湿地是高原上肥美的牧场。高原上的牧场可分为:草原、草甸和湿地。每当早春,高原上的草原还没醒来,沼泽已经萌芽长叶。因为沼泽地水草丰盛,所以是牛羊最喜欢的地方。
草本植物为湿地优势植物,包括水生草本植物和湿生草本植物。这些植物根据适应水性的不同,各据一定的生态位。他们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达到连绵不绝生生不息。草丛湿地的生产力特别高,远远超过一般草原和草甸草场。在高原牧区中占有突出地位。
草丛湿地强大的生态效应是惊人的:草丛湿地能诱发降雨,调节气候。由于人类活动使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增加,但湿地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草丛湿地更是鸟类的乐园。由于草丛湿地兼有水和陆地两种生态环境特征,因此这里也是物种多样性的摇篮。
河流湿地:辽阔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也是最集中的江河之源。我国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五条世界级的大河之源均在这里。高原上还吸纳了无数条支流,形成河道纵横,水网庞大的河流湿地。
河流湿地是青藏高原分布最广泛的类型之一。河流湿地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流动性,使之成为整个生态环境物质循环的大动脉,滋润着整个高原大地。成为一切生命的源泉。河流湿地蕴藏着多种宝贵资源,为人类提供水源、能源和宝贵的饲料,以及必要的农田。有了河流湿地才使人类在极其严酷的雪域高原繁衍生息。
钙华湿地:黄龙,专家们将它称为钙华湿地。黄龙所处的位置,属于岷山山脉,这里碳酸盐类组成的灰岩地层十分发达,而这种灰岩属于泥质多的浅海相或海滨相沉积。因此山上的水流非常容易溶蚀炭岩。水经过枯枝落叶时,这种碳酸钙质便分离出来,而形成钙华体。久而久之这些钙华物便拦水成池。
这种湿地类型在中国只发现黄龙一处。可以说它是中国湿地的珍品。让我们好好保护它,让黄龙湿地景观发挥它更大的湿地生态效应。
(责任编辑 扎巴旺青)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