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活动推荐

崎岖山路上的客栈——墨脱见闻

2015年03月21日 11:21    记者 查鑫 张爱林
分享到:    



    从嘎隆拉山到白马岗,一条漫长而曲折难行的山路是墨脱县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走在这条路上将遇到暴雨、雪崩、塌方、沼泽。然而在大山深处、江河岸边,总有那么几间小木屋,那是提供食宿的客栈,是路人长途跋涉中歇脚与休息的地方。

    客栈的主人通常是两种:一是从内地来的生意人,二是在当地服役后退伍的军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肯吃苦,精明能干。因为,虽然这里不见人烟、环境艰苦,但运输困难使得物价比外界高出两、三倍,客栈提供食宿,还卖些日常用品,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想在客栈里享受舒适是不现实的。80K(从波密县起点往墨脱方向80公里处的转运站,通常称为80K)是客栈最多的地方,那里最“豪华”的客房放一张木板床后就仅能容一个人转身,没有窗户,没有卫生间。而最常见的是大通铺,一张十多米长的木板上,一二十个男男女女并排躺着,倒也相安无事,睡得安稳,因为赶了一天的路大家都累坏了。

    客栈不仅提供食宿,还是绝好的聊天话题,也是路人消减旅途劳顿的良方。在路上,大家聊得最多的是位于108 K 的“桥头商店”,因靠近横跨雅鲁藏布江的达果桥而得名。名为商店,实则是客栈,老板是个叫赖鑫的汉族退伍军人。

    记者到达桥头商店的时候已近黄昏,天色将暗,一栋两层的木屋内透出温暖的灯光。赖鑫正在厨房里忙活,他中等个头,脸庞瘦削,但动作很麻利,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妻子依琼在火塘给他打下手,依琼是门巴族人,一派发福的家庭主妇模样,脸上总是挂着亲切的笑容。

    路人们讲,赖鑫1990 年在西藏退伍后想找个女朋友并在当地安顿下来,但对方一听是当兵的就打退堂鼓,几次三番后心灰意冷。后来,在军营边上开商店的一位大婶看他人还不错,就将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这就是依琼,最终成了赖鑫的妻子。

    1996 年,夫妇俩用赖鑫退伍费开了一家商店,由于经营有道,越来越受到欢迎。不久,赖鑫的弟弟赖辉也效仿哥哥在106 K 的地方开了一家客栈,也娶了一位门巴族姑娘为妻,两兄弟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一直在100多公里的山路上流传着。

    快吃晚饭时,一位门巴族姑娘找上门来,原来她就是赖辉的妻子,记者下午在她的商店买饮料时错给了五元钱,她赶了两公里的山路追上记者就是要还这五元钱。

    晚饭过后,赖鑫像往常一样盘腿坐在木炕上与客人聊天,许多路人无论是汉族、门巴族都是他的熟客,都愿意和他说说外面发生的新鲜事,一壶茶,一包烟,经常能聊到夜深。

    没人记得墨脱路上的第一家客栈是哪一年开的,不过,这路上几十家大大小小的客栈是路人休憩的港湾,也是消息传播的中转站。外面的现代化世界或许很精彩,但在没有报纸、没有互联网、不通公路、打电话都很困难的墨脱县,山路上的客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新华社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