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在藏语中有“两河交汇”之意。它是藏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藏东最为著名的景观是“三山三江”峡谷地带,此通道贯穿南北,自古为著名的茶盐道。盐井有非常传统的藏族制盐工艺和盐坊,下盐井的纳西族聚居区是西藏境内惟一的天主教教区。
昌都著名的寺庙有强巴林寺、噶玛寺、类乌齐寺、查杰玛大殿、孜珠寺以及同卡寺等。强巴林寺的壁画也为藏东一绝。噶玛寺是噶玛噶举派主寺,内有十分丰富的历代噶玛巴大活佛的珍贵文物。康巴人是昌都一道抢眼的风景,特别是在一年一度的康巴文化节上,昌都传统歌舞弦子、卓舞、锅庄以及鼓铃舞,赛马和康巴服饰表演等,将康巴人的风姿和富足表露无遗。
仁错
仁错位于八宿县郭关乡境内,这里地势开阔,环境幽静,绿草如茵,是良好的天然牧场。由于湖水来源于雪山冰峰,水源充足,一年四季清澈透明。仁错面积不算小,需一天时间才能转一圈。湖中的鱼类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盛夏之际,大量的鱼在碧蓝的湖水中悠闲地游玩,各种各样的飞鸟则在这幽静的地方筑巢栖息。如果在欣赏仁错美景的同时,在湖边钓些鱼烧着吃,而后在湖旁的温泉里洗个澡,那真是一种别有情趣的野外享受。
然乌湖
然乌湖位于八宿县城西南面89公里的川藏公路边上,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头。湖面海拔3807米,长约26公里。然乌湖北面有著名的拉古冰川,冰川延伸到湖边。每当冰雪融化时,雪水便注入湖中,使然乌湖常年保有丰富的水源。然乌湖边是绿草如茵的草场和绿油油的庄稼;湖边山腰上则是莽莽的森林,再往上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和灌木丛林带;山顶则是终年不化的积雪。 强巴林寺
昌都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内。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西饶桑布于15世纪中叶创建的。昌都强巴林寺与内地王朝的关系历来极为密切。从清朝康熙帝开始,该寺主要活佛受历代皇帝的册封。寺内至今保存有康熙颁发给帕巴拉活佛的铜印。昌都强巴林寺有五大活佛世系,12个扎仓,僧人最多时达5000余人,并辖周围小寺70座。该寺的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带最高水平。强巴林寺的“古庆”跳神素以狰狞逼真的面具,整齐典雅的动作造型,宏大的场面而闻名西藏高原。该寺跳的钺斧舞,服饰整齐华丽,舞姿古朴典雅。以该寺独有的宗教舞蹈为形式的昌都藏戏在整个西藏自成一派。该寺喇嘛跳的“卓舞”更是一绝。强巴林寺不仅是康区最大的寺庙之一,而且还堪称康区文化艺术宝库。 查杰玛大殿
查杰玛大殿位于类乌齐县类乌齐镇,通汽车,距县城30公里。查杰玛大殿是昌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属杨贡寺管理。杨贡寺是由高僧桑吉温于公元1277年创建的,系达垅噶举派的主寺之一。公元1285年,由桑吉温奠基修建查杰玛大殿,并于1328年竣工。该殿一向以雄伟壮观的气势、珍藏众多的佛像经典而闻名于世。过去,当地群众流传着“先去朝拜拉萨的大昭寺,而后再去查杰玛大殿”的说法,可见它的名气之大。该殿至今珍藏着质量上乘的文物精品,如桑吉温的银质佛像,以及传说中格萨尔用过的马鞍和战刀,还有明、清时代的唐卡,不同历史时期的金属造像,雕刻精美的经版等。 卡若遗址
卡若遗址是西藏2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惟一的新石器遗址。该遗址面积大,保存情况好,文物堆积层丰富,文物分类繁多,是藏学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
卡若遗址距昌都镇几公里,海拔3100米。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西藏自治区文管会会同有关部门于1978年和1979年对卡若遗址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共清理出房屋遗址28座,道路2条,石墙3段,灰坑4处,出土各类石器7968件,骨器366件,陶器2万余件,装饰物50余件,此外还有部分粟米等。发掘结果表明,在澜沧江源头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上,藏族先民们早在4、5千年前,不仅学会了制造各种精致的石制工具,有了粗糙的纺织品和缝制的物品,并且还制作了彩陶和装饰品,建造房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布托湖
布托湖是对两个不同面积的高山湖泊的通称,位于丁青县城北约25公里处,不通汽车。它是澜沧江支流色曲河的两个平行排列的高山湖泊,海拔4560米至4600米,两湖相隔约5公里。布托大湖面积约9平方公里,布托小湖位于大湖的东面,面积约6平方公里。布托两个大小湖泊的水,来源于附近雪峰林立的冰川,湖四周的地势为高谷盆地,地势开阔,牧草丰盛,是丁青一带最为难得的夏季牧场。两湖的渔业资源也很丰富。每当夏季,在这宽阔的草场,水草丰美,野花朵朵。牧民的帐篷散落在草原上,肥壮的牦牛和雪白的绵羊如繁星般点缀其间,高原牧场风光无限美。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