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浓郁的宗教色彩。 |
阿里的年平均气温19℃,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日均温差很大,8月白天气温为10摄氏度以上,而夜间气温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所以在阿里看到雪景是常事。
特别提示:每年的4-7月初以及9-10月可以游览,7-9月初为雨季,道路非常难行。
阿里地处西藏的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这里地形独特,湖泊众多,人烟稀少,有众多美丽绝伦的的雪山,且险峻多姿,气势磅礴;有着数不清的湖泊和走不到尽头的宽阔草原。还有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斑公湖自然风景区、鸟岛、科加寺、独特地貌的扎达土林、东嘎皮映洞窟壁画、“古象雄文化”以及具有500年历史的“普兰国际市场”等。这里有四条著名的河,即狮泉河、孔雀河、象泉河和马泉河,分别是印度河、恒河、萨特累季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阿里地区共有七县一镇,狮泉河是阿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的海拨高达4200米,距拉萨1587公里,距新疆叶城1085公里,空旷的大地上,几十里不见人烟。
阿里最佳景点:
神山冈仁波钦
通称雪灵山。在普兰县圣湖玛旁雍错以北。是冈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在玛旁雍错之北,峰顶四季冰雪覆盖,山峰四壁对称,呈圆冠金字塔关,峰上通常是白云缭绕,愈发显得神秘莫测。转山一圈距离为51公里,周围有八座寺庙。阿里地区的四大河——马泉河、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就从冈仁波钦四方流下,同时,各教派认为他们的神都与这座山峰有着联系。在佛教中,它是由金、银、琉璃和玻璃四宝构成,由七金山七香海及十二部洲所围成的“须弥山”,象征着整个佛教宇宙的中心;在藏族苯教中,它是三百六十位神灵居住之山,祖师辛绕米沃且从天而降时,便落在此山巅,在印度教中,它是“凯拉斯”,是“湿婆的天堂”。多种教派共同奉冈仁波钦峰为世界的中心,每年都有很多信徒前来朝拜。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的信徒不远千里,历尽辛苦来到这里,沿途磕头祈祷,绕山拜罢之后,才算功德圆满,了却了宿愿,尤以马年为盛。冈仁波钦峰遗留下的胜迹不胜枚举,是众教心中的圣地。
古格王朝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扎达县城以西18公里处,于公元10世纪前半期开始建立,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王宫城堡是从10-16世纪不断扩建,并达到全盛,于17世纪吐蕃王朝瓦解后结束。古格王国遗址占地约18万平方米,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
近年,在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画是这个神秘王朝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代表其最高成就的就是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遗留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是它的壁画,古格壁画风格独特,能全面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也有不少精品。
圣湖玛旁雍措
玛旁雍措位于冈仁波齐峰东南20公里处,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唐代玄奘在《天竺取经记》中也称,此湖是西天王母瑶池之所在。
历来的朝圣者都以到过此湖转经洗浴为人生最大幸事。其实,玛旁雍措作为圣湖之王的地位,即便仅对一般旅游观光客来说,也是无可置疑的,玛旁雍措在藏语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起因是11世纪在湖畔进行的一场宗教大战,结果,藏传佛教噶举派大胜外道黑教,“玛旁”就是纪念佛教的胜利,此湖因而得名。
珠穆朗玛峰
藏语意为“圣母”,为世界第一高峰,是一条近似东西向的弧形山系,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边界上、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作“朱母郎马阿林”,精确地标出此峰位置。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前局长额菲尔士(S.G.Everest)的姓氏命名此峰。
珠穆朗玛峰分布在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年龄在1000-2000万年间。它由许多平行的山脉组成,东西全长2450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呈向南延伸的弧形,是构造复杂的年轻褶皱山脉。由北向南分为柴斯克山、拉达克山、大喜马拉雅山、小喜马拉雅山和西瓦利克山等4带,主脉以大喜马拉雅山最为高峻,宽约50-90公里,主要有结晶岩石构成。大喜马拉雅山脉习惯上分为三段:阿里普兰以西到印度南迦帕尔巴特峰为西喜马拉雅山;普兰以东那木尼那峰到亚东绰莫拉利峰之间为中喜马拉雅山;亚东以东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南迦巴瓦峰为东喜马拉雅山。大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高峰林立,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在珠穆朗玛峰周围5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有8000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38座,这种高峰汇集的现象为世界所仅有,故被成为“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南面陡峭,而北坡较平缓。南斜面高出恒河、印度河平原6000-7000米,构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由于南坡面临印度洋西南季风,故降雨充沛,林木茂密。而喜马拉雅山北面,以缓坡和藏南谷地相接,宜农宜牧,成为藏族人民的生活聚集地。此处建有一座世界最高的寺庙绒布寺。此寺于1899年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创建。绒布寺也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两者直线距离25公里。
![]() |
阿里民居 |
![]() |
艰苦之路 |
![]() |
阿里地貌 |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