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柳树林曾经是松赞干布大军的宿营地,现为从甘海子到神仙池骑游的必经之路 |
随着九寨沟县甘海子风景区和神仙池风景区的对外开放,连接两地一条神秘的马道,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它就是历史上松赞干布亲自率领吐蕃大军进攻唐朝的秘密栈道,即松赞干布马道。
提起松赞干布马道,茂密的森林、静静的小溪、五彩斑斓的草甸和草甸上黑珍珠般的牦牛,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山、那水、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就像梦一样唤起我亲切的记忆!
去年10月,正是川西北高原最美的季节,我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两位编采人员,结伴而行,在松赞干布马道上经过六小时的颠簸,终于完成了从甘海子到神仙池的“骑游”壮举。
薄雾飘浮在藏庄与藏庄之间,阳光透过薄雾,抚摸着大地和群山。清晨八时,我们骑上骏马,从红岩沟口钻进丛林,沿着崎岖的山道向神仙池进发。行不多时,便见树荫遮日,松鼠顺着树干上下奔忙,忽然又惊慌地没了影子。引路的藏族小伙对此已见惯不惊,为我们讲起了松赞干布马道的来历。
奇峰屹立,山间空旷。一排飞鸟掠过,只剩下得得的马蹄声,清脆而单调。“呜,呜……”藏族小伙子大声地吼叫着,又使寂寞的马道上有了生气。那声音从山壁上碰回来,悠悠地散落在丛林中。
走了约五公里,沟尽山立,开始爬陡坡了。藏族小伙子和姑娘纷纷下马,牵马而行。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们是为了节省马力。在高原山区,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他们说,就像我们城市人爱惜汽车一样,我们必须懂得怎样节省马力,这是一门学问。
一个小时后,当我们终于穿过陡峭的林中马道,攀上3000多米的红岩山顶时,早已是气喘吁吁,人困马乏。展望四周,顿时被眼前的景色震惊了:白云凝固在蓝蓝的天空中;周围的雪山在阳光照射下闪亮刺眼;而山下,则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在森林与森林之间,是地毯般平整的草甸……我们都不说话,好像一说话就会破坏了这个宁静悠远的童话世界。
骑马下山尤为惊险,只有仰躺马背,才能保持身体平衡。悬崖沟壑,万丈深渊,令人不敢细看。群马识途,从容前行,时而还要驻足吃草,山道绝技,令人万分惊叹!
下得山来,黑河两岸,忽而是碧绿色、橙黄色的缓坡,时而是保护完好的紫色灌木林。时值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彩虹跨山而立。一时间人欢马嘶,轻蹄前行,好不惬意!
中午时分,一片茂密的柳树林展现在我们面前。藏族姑娘尼玛唱完山歌自豪地说,这片柳树林大约有2000多亩,相传松赞干布率军伐唐时,曾在这里安营扎寨。昔日金戈铁马、旌旗相望、檄书飞传、刀剑如林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观祖国大好河山,思远古历史场面,发人世沧桑感叹,使我们的旅途在快乐和浪漫之中,更增添了几分壮志豪情。
从甘海子到神仙池,松赞干布马道全长30多公里,其间崇山峻岭,险阻重重,沿途景色如诗如画,变幻无穷。马过柳树林,暴雨又降,所有人马皆被淋透。此时经过数小时颠簸,已疲劳到极点,双脚麻木,几乎不听使唤。下午两点钟我们到达神仙池的时候,雨过天晴,太阳又一次出现。
穿过箭竹林,登上神仙池,五颜六色的钙华彩池玲珑剔透,让人顿感置身仙境,所有的劳困随风而去。
小资料
松赞干布马道的兴衰,是唐朝和吐蕃关系的晴雨表,双方时战时和,沿途形成城镇和营盘,留下大量历史遗迹。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称,在唐朝能与强大中央政府抗衡的四个少数民族政权,先后是突厥、吐蕃、回鹘和南诏。吐蕃源出于羌,七世纪初占有今天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等高原地区。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吐蕃联盟发生内乱,年仅13岁的松赞干布继承在内乱中死去的父亲囊日化赞的王位。
为了巩固王权,年轻的松赞干布对内设立官制和法律,对外积极开拓疆域,短短几年就统一了吐蕃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并先后迎娶尼婆罗赤尊公主、象雄公主和木雅公主为妃。
![]() |
迷人的甘海子风景区,四季五彩斑斓 |
![]() |
神仙池的钙化彩池足以和黄龙乱真 |
![]() |
神仙池的海子俨然九寨沟 |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