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活动推荐

南迦巴瓦地区

2015年03月21日 11:21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门户

    派镇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门户,也是背夫们徒步墨脱之行的起点,在近三十年中,它所起的主要作用一直是墨脱的物资转运站。最早的墨脱县位于现在的派镇,以后逐渐往墨脱方向迁移。近十年中,在这里居住的门巴族和洛巴人、藏族、汉族、回族等人们同派镇一起如同一株细小沉默的珊瑚,一点一点缓慢地扩展着它的作用与面积。关于派镇的原始资料很少,有关的记述也只是只言片语。“派”的字义,一说为“到来”,一说为“留下”,当地传说是莲花生大师的命名。派区周围村庄的名字在当地传说中,都是因莲花生大师在此地宏法并留下众多圣迹而得名......

    背夫的贡献

    大峡谷中的各种营生,比如农民、伐木工、猎人、采菇者、司机、背夫往往在一个男人身上重合,身份也随着每一种营生的季节性而转换。大峡谷中的男人现在大都是司机和背夫。

    在过去的12年中,丹增才旺曾经是索松村的村长,现在是雅鲁藏布江上的摆渡人。“每天都有人和车辆需要过江,但都有大致规律的时间,过江的车辆包括拉载建筑材料、木料、石材的货运汽车。在夏季,会忙碌一些,冬季则很少有人渡江。”丹增才旺告诉记者。

    丹增才旺仅是众多雅江摆渡人中的一员。由生活在基层的人的体力、意志所承载的壮举不应被人们忘记。这样的壮举中最富于代表性的,也许是2000年墨脱解放大桥的修建。在中国各个地区,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故事:民众的集体力量承载起一桩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成为令人感动而又迅速在时间中湮没无声了的人类勇气和意志力的象征。

    (图文摘自西藏人文地理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