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位于拉萨市西郊约10公里处、坐落于哲蚌寺北面的根培乌孜山在拉萨人心中的地位颇重,但真正对它的学术研究却几乎空白,学界对它名字的写法有多种:根培乌孜、更培乌孜抑或耿壁乌孜。 GOOGLE地图显示,根培乌孜最高海拔为5400米,而那个最高点便是真正的“根培乌孜”,因“乌孜”在藏语里是“顶端、顶部”的意思。人们日常所说的要写一座山首先要了解一座山,而要了解一座山首先要找到那座山。正是这个“找”的过程耗费了我们大半个下午,以至真正坐在山下的树阴里仰望根培乌孜时,我们已经没有了攀爬的冲动,更多的是坐在地上,沉默而长久地凝视它。
在往堆龙去的202路公交车上,人们给了我不同的答案。首先,在视线能够到达哲蚌寺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那就是根培乌孜。”那位妇女的眼神向哲蚌寺的后山望去。然后,在桑木自然民俗村下车,我认识的卓玛告诉我,我们右手边那座山便是根培乌孜。而到卓玛家坐下,她那年迈的公公则说,根培乌孜得从东嘎水泥厂上去。
最终,我们返回北京西路与蓝天路的交叉路口,期望乘坐302路公交车上山,山腰处是哲蚌寺。我们认为这是比较可信的选择了。
302路中巴车并不直接到达哲蚌寺。我们在一个小镇下车,步行攀爬上去,大概花了一小时。而刚一到达哲蚌寺,就看见一辆改装过的拖拉机正在拉客人下山,价格是每人一元。上来时当然也有。
坐在哲蚌寺的小广场上便再也不愿起来。与旁边乘凉的中年人闲聊,此人颇有学识,但不愿透露姓名,他的言论破解了大半个下午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究竟哪才是根培乌孜?
“整座山脉都叫根培乌孜,但最高点在这里,真正的‘乌孜’在这里。”中年人指了指目光所及处,“我们现在看到的山顶并不是真正的山顶,真正的山顶被挡住了。”
这位中年人去年和几个朋友一起爬过根培乌孜,只可惜并未坚持到最后,四个小时之后,他们连一半都没爬到,他只知道山腰上有座小房子,据说是修行地,可供人休憩。而有意思的是,小房子附近有片草场,“喏,就在那个山坳里。”中年人努了努下巴,我们并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个山坳。只见远处小拇指大的房子右侧,有片蓊郁的绿色,便以为是那里了。草场,牲口最喜爱的地方。“对,那里有好几百头牛,小孩子们会到那里捡牛粪。”
牛?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根培乌孜大多地方都是怪石嶙峋,人要上去尚且颇费周折,何况是牛。
“没错,去年我们在那里休息时,就有很多牛和我们一起休息。”中年人很黑,看着前方的时候两眼发光,他笑了笑说:“哎,我是没爬到山顶,遗憾得很哪,爬到山顶得一天一夜。”
“看起来又近又矮的。”我的同伴说。
“呵呵。”中年人咧了咧嘴并不说话。
一阵沉默,树阴下很凉快。
“呵。”过了一会儿,中年人似乎想起了什么愉快的事,“去年有几个牧民和我们一起爬山。上山时他们可有劲儿了,我们在后面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不过下来的时候他们就不行了,每走一步都怕掉下去,落了我们好远。
“上山容易下山难嘛。”我说。
“不是。这跟心态有关。”
“心态?”
“牧民嘛,哪里有草哪里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常年在山上,上山对他们来说就像回家一样,前方有盼头,脚步自然快,可对我们这些在平地居住的人来说,下山才意味着回家……”
很有意思的言论,听得我们点头称是。
“快5点了。”我和同伴说,意思是准备上山。
“别急,过了5点你们再去,不收门票。”中年人说。
在这里上山,一定要进到哲蚌寺里面,从哲蚌寺里的一条路进山,而哲蚌寺的门票是每人50元,为了省下这笔开支,我们就又坐了下来。
等到游客散尽,看门的人也下了班,我们才和一位老大爷一起上山。因快到黄昏,我们知道此次是不可能到达山顶了,但哪怕攀爬一下山间小路,抚弄一下山间青草也不遗憾。
好在,一旦进入山体,便有流水潺潺,绿草如茵,野花四散,香气流溢,与山脚所见光景截然不同。山坡上有许多被风化的花岗岩石,形状各异,有的还绘有图像。山间休息处有一口泉眼,泉水清凉无比,略带甜味,与我们同行的老人就经常提着水壶到此处打水回家,为的是让家人喝一口神山上的泉水,虽没什么特殊意味,但心旷神怡已足够。听老人说山顶还有一口神泉,叫赞巴拉曲米,赞巴拉意为财神,据说此泉眼中流出的泉水能治胃病,闲暇时,总有不辞劳苦者翻山越岭来到这里,沐浴、饮用,并取水回家。
走在山间小道里,偶尔游窜的山羊看见我们立刻变得安静又腼腆,在它们经过的路口,不时会看到盛有水和食物的食具在路边。在山体中一块巨石上坐下,极目四野,可以远眺群山,俯视拉萨全景,令人心旷神怡。
下山时,在山路拐角处见到几位休憩的老人,“坐一会儿嘛。”他们说。
“好嘞。”我们愉快答应。
在拉萨,爬过根培乌孜的人很多,有拉鲁湿地附近的村民爬上此山后直接从背面下去,抄近路回家,因为山后就是拉鲁湿地。这是老人们说的。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