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活动推荐

红拉山——最美珍稀动物的家园

2015年03月21日 11:21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米玛 尼玛潘多 张韬
分享到:    

    秋日的红拉山层层林海被点点明黄点缀,行驶在新修的柏油路上,空气清新,风光绮丽,十分惬意。早听说这片森林中栖息着600多只滇金丝猴这种美丽的珍稀动物,它是唯一生活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灵长类动物,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最为濒危物种之一。

    由于滇金丝猴数量稀少、生性胆小、敏感,我们没有指望与它有亲密接触,所以在芒康县林业局副局长唐洋的办公室墙上照片里好好欣赏了它的尊容:身披黄褐色长毛,腹部白色,嘴唇宽厚红艳,眼神灵动,让人顿生怜爱之情。

    在与唐局长的交谈中了解到,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是世界珍稀动物。1871年,法国人就在滇西北一带采到了标本,1879年,法国人爱德华发表了有关论述,遂被命名和为世人所知。

    据悉,滇金丝猴有与人相似的月经周期,终年有发情和交配行为,除具有猴类的特征外,在神经、血管、骨骼和肌肉的某些特征上与人和猿相似,证明它是猴类中进化程度较高的物种,处于从猴向猿进化的中间位置上。

    由于滇金丝猴在体态和物种进化学上的特殊意义,加之目前总共十来个种群,不到2000只,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列入亚洲灵长类的研究和保护重点。

    唐局长介绍说,滇金丝猴是当今世界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物种之一。目前全球滇金丝猴种群主要分布在云南德钦、维西、兰坪县和西藏芒康县这一狭小的区域。

    据唐局长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芒康县红拉山一带滇金丝猴数量有2000多只,后因猎杀数量锐减。另外,滇金丝猴自然种群呈岛屿分布,群间很难进行基因交流,也影响了滇金丝猴的繁衍。1977年,我国把滇金丝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成为继大熊猫后的第二“国宝”。1986年,红拉山成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853平方公里,海拔3500米至4500米。

    滇金丝猴喜群居生活,通常数十只或百余只成群,甚至有200余只的大群,在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红拉、小昌都、米拉卡3个种群。

    为保护与熊猫并称为“国宝”的滇金丝猴,昌都地区和芒康县成立了两级保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加大保护区内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改善了滇金丝猴的栖息生存环境,使其种群数量逐年递增。

    唐局长给我们介绍了保护区最基层的3名管理员之一的斯郎次仁。2000年高考落榜后,他就开始从事保护区管理员工作,月工资从刚开始400元涨到现在900元,装备只有一部望远镜和自己花3000元买来的家用摄像机,斯郎次仁却乐此不疲。

    他说,这几年植被好了,修路工人也撤退了,金丝猴明显多了起来。今年7月,在小昌都一带遇到了一群240多只的种群。这是他从事管理员工作以来遇到的最大种群。

    滇金丝猴生存区作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无疑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地质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近些年保护区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全,尤其科研人员紧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改善,严重影响了保护区工作更上一层楼。

    从斯郎次仁居住的工作站里出来,公路两旁高高的冷杉上金丝猴最喜欢吃的松萝随风飘舞。滇金丝猴,藏语称 “知恰”,有“花猴”之意。自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成为云南省对外交流的形象大使,已经名扬四海。近年来,滇金丝猴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在成为继大熊猫之后中国特有的又一举世瞩目的旗舰物种。相信其在西藏境内的保护工作将会更为科学合理,取得更大的成绩。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