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饱经风霜的老人。 |
藏北牧人家
我们单车进藏北草原实在不容易,既怕迷路,又怕陷车,旅游科考或探险的都是结伴而行,好在我们几次遇险都化险为夷。每次迷路只有向当地牧羊人或者到帐篷里问路,这也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当地牧人们的生活。
草原上人烟稀少,每十几公里或几十公里才有一个村庄,这些村庄多半是固定的民居,用土坯修建的藏式平顶房,和农区一样。家里也有各种家具,比如藏式床、藏柜等传统的生活物品,因各家的经济条件不同而有差别。和农区不一样的地方也很明显,村庄旁边没有一棵树,用牛粪垒起来的围墙有一人高,这些牛粪围墙既能挡风,又是家畜的圈,还能当作生活燃料,一举几得。牛粪多也是一种富有的象征,这说明他家的牲畜多。村庄是牧人固定的家,而他们多数还有一个流动的家,那就是帐篷,这些帐篷随牲畜一起流动,放牧到哪里,帐篷就扎在哪里,每当需要搬迁的时候,放牧的牦牛就是他们的运输工具,所有的家当往牛背上一捆,带上家人,逐水草而居。严冬来临时,他们便回到村庄,享受家庭生活。
藏北草原上时常可以看到大群的牛羊,每当看到这些牲畜时,我们便会开玩笑似的用市场上牛羊肉价格来估算主人的富有程度。随着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草原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的放牧方式也有了不少改变,骑着摩托车放牧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常看见牛毛帐篷的边上停着大车小车,这都是他们放牧转场和做生意的交通运输工具。
藏北草原风大寒冷,生产生活条件是无法和长庄稼的农区相比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裹着大皮袄抵御寒风,周围的环境虽然寒冷,他们的内心却是炙热的。问路时虽然很多话我们听不懂,可他们却热情地一遍又一遍的给你讲,进到牧人家里,他们会捧上热腾腾的酥油茶,请我们吃生肉,好奇的孩子们也会围上来让我们拍照,而害羞的女人们总是躲着我们的镜头。当然我们也会拿出车上带的各种食品、糖果、饮料和他们共享。这一切就是那么纯朴,就是那么自然。
遥远的双湖
经过两天的艰苦跋涉,在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前我们显得无所适从,严重的高山反应让我们这些老高原也受不了了,最后,我们决定缩短行程,不去申扎和尼玛县,直奔双湖,因为我们认为那里能更多的体现藏北的特色,而且那里是人们常说的“无人区”,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在我们看来,到了藏北不去双湖,就像到了拉萨不上布达拉宫一样遗憾,于是我们在第三天早晨从382道班出发北上双湖。
提到双湖,人们常把它和无人区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我们到来之前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双湖是那曲地区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地处藏北草原的最北部,该区的北部与青海、新疆接壤,1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大部分属于著名的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山脉区,群众居住极度分散,难怪人们称它为“无人区”。
从382道班去双湖170多公里的土路并不远,去过的人告诉我们,如果不迷路,6个小时可以到,而我们再加上拍照停车的时间,多少小时能到心里真的没底。我们惟一的愿望就是别把车里的油跑完了,这样就得动用车上拉的备用油了,回来又怎么办呢?最终我们还是鼓起勇气,驾着越野车向双湖奔去。又是迷路,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才走上了“正道”。几天前的一场大雪堆满了整个藏北草原,越往北走积雪越深,好再路上有车轮压过的印子,顺着车道我们艰难前行。
草原上天气最好的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每到这时,朝霞或落日把草原、湖泊、雪山照耀得格外美丽,这时也是拍照的最佳时机,而午时多数时候天空阴云密布,雪花纷飞,但无论何时,藏北草原都是那么美丽,我们醉心于她的神秘,更醉心于她的万种风情,不停的用镜头定格美妙的瞬间。
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之后,我们终于见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双湖“山门”,一幅“双湖的人民欢迎你”的标语出现在眼前,此时“好易通”也有信号了,我们真的很惊喜,几天没和家人联系了,赶紧报个平安。过了“山门”,车下山又行出十余公里,这才发现雪山脚下的双湖镇。这里背靠6000多米的大雪山,是草原上的一个山坳,进到镇上才发现,原来这里也有很整洁的水泥街道,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很显眼,跟有些县城差不多,银行、医院、宾馆、饭店、邮局、商店、加油站、电视转播塔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当然我们在这里也不用担心车子加不到油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悠然自得,这里虽然海拔高了些、路途远了些、气候恶劣了些,但他们在这里各行其事,各得其所,其乐也融融。
双湖镇的北部辽阔的地区和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山脉相连,那里辽阔的腹地便是其真正的无人区了,海拔更高,不适合人类生产生活。我们试图驾车再往北走,当地人告诉我们,现在草原上都是深深的积雪,没有路,我们只得作罢,心里觉得好遗憾。此时,望着北方的天空和一望无际的雪原,我们的思绪也随之远去,耳边仿佛听到了草原上野牦牛和藏羚羊群奔腾的蹄声,眼前仿佛看到了可可西里草原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 (待续)
![]() |
抱着羊羔的牧女。 |
![]() |
草原上的牧童。 |
![]() |
纯朴的牧羊女。 |
![]() |
冬日草原。 |
![]() |
靠着牛粪墙的人们。 |
![]() |
两个行走在草原上的牧女。 |
![]() |
帐篷里的一家人。 |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