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峡谷徒步三日纪实
10月15日—20日,我参加了2009(首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徒步大会,由西藏林芝地区与西藏旅游股份公司等单位主办。大会徒步路线分墨脱徒步探秘之旅、南迦巴瓦峰及那拉错自然之旅和转加拉朝圣之旅三条。自从藏传佛教的创始人莲花生大师在“加拉”埋下许多经典,工布地区的雅鲁藏布一带便一直延续着“加拉”的风俗,千百年这里形成了一条朝圣之路。
背夫们每人都要背上几十公斤物资。
当地老人。
从峡谷中仰望南迦巴瓦峰,只觉得如临仙境,再多的语言也描绘不出它的美。
这台拖拉机是拆散后才背进山里的。
在这条朝圣之路上,如果你的福分够的话,还可以看到中国最美山峰——— 南迦巴瓦峰神山。我参与的便是这条徒步路线。
行程分析
从地图上看,整个转加拉徒步线是从位于雅鲁藏布江左岸的达林村开始,溯流北上,在加拉阎罗宫附近乘船到位于雅鲁藏布江右岸的加拉村,再沿江而下,到直白村。实际上是一个沿着雅鲁藏布江来回绕了个顺时针的圈。越往北走,越走向雅鲁藏布江深处,村庄、人烟越发稀少。
而几乎整个行程,我们都可以看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从不同的角度瞻仰这座中国最美山峰。这座被当地人称为“直指蓝天的战矛”的神山,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其孤傲的顶峰都害羞地隐藏在云层之间,轻易不露出真容。而幸运的我们,几乎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都观赏到了它不同的美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次算是领略了其中的真义。有人说,它就像我们航灯,指引着我们前进。
DAY1
派镇———达林———洞不弄———赤白 23公里 5小时
“在这样的密林中行走,人往往能体会到自我的渺小,大自然的伟大,一种久违的对自然的崇尚之情渐渐地浮上心头。”
洞不弄 供奉神山的圣杯
从达林村开始,14公里的步行开始了。这条被密林所遮蔽的林间小路崎岖不平,仅容得下一两人,道路上时不时有大石块和碎石,雅鲁藏布江一直在右岸咆哮着。在这样的密林中行走,人往往能体会到自我的渺小,大自然的伟大,一种久违的对自然的崇尚之情渐渐地浮上心头。
沿途,经过朝圣之旅的第一个圣地———洞不弄。洞不弄实际上是咆哮的江水中一大片裸礁。夏季的时候,雅鲁藏布江江水会淹没这片礁石,秋冬季的时候,水位回落,礁石又露出来了。常年被江水冲刷的岩石上有许多天然形成的凹洞,传说是给神山———南迦巴瓦峰供奉净水的圣杯。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看到了袅袅炊烟,还听到狗吠,一大片树林后面,依稀看到房子和趴在房子栏杆上望着我们的孩子们!所有的人都欣喜起来!
赤白村 两户人家的村子
赤白村。说是一个村子,其实只有一两户人家:次仁多吉和他儿子家。次仁多吉家门前是一圈石头围墙,推木门而入,墙角是一泓清水,潺潺流动,颇有点到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恍惚感。在院子里,我们还看到了那台著名的拖拉机——— 我们一路走过来的羊肠小路连走个人都困难,车如何能开进来?据介绍,主人是把拖拉机拆成零件,然后一件件地背进来再组装起来的。这大约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而家里的两层房子,所有的建筑材料--石头和木材,都是就地取材。一家人大概花了33天时间把房子搭好!
我被安排在次仁多吉的儿子家住,这一家的男人们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媳妇、老妇人、一个小孩和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家里,媳妇和老妇人忙着给我们做吃的,只剩下小孩绕着我们这群陌生的外来客玩。院子里格桑花开得很漂亮,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金色的阳光,打在南迦巴瓦峰上,像天堂漏下的圣洁的光辉。
在这样的深山中,竟一点都没有孤寂冷清的感觉。夜幕渐渐降临,夜空繁星照耀,此时,真恨自己不懂星象学,面对这么难的和美丽的夜空,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DAY2
赤白———阎罗宫———加拉 18公里 8小时
“笑是她最好的语言。”
密林中 向导边走边开路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雅鲁藏布江对岸的加拉村。这天的路是我们三天中最难走的一段,上坡多、石头多、悬崖峭壁多、岔路多。向导解释,这条路本来好走,但在10月,经过了过去一年的雨水、泥石流的冲刷,很多路都被石头、树枝遮住了破坏了,所以,带我们走的这条羊肠小道,其实是另一位年轻的向导嘉措拿着长刀边走边开出来的。听到这之后,我们再不敢抱怨,我们辛苦,开路人更辛苦,而背夫应该最辛苦了。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加拉村的对岸。遥望过去,群山下,红色的屋顶和袅袅的炊烟。
加拉村 峡谷最后的村落
这是峡谷最后的村落。手机已经没有任何信号。可就是在这个原始的小村落里,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一晚。我们全部的人住在一户叫次仁旺姆的主人家,她家的男人们也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女人和小孩。虽然脸上挂满了皱纹,但当我正面看清楚了次仁旺姆的时候,还是觉得她很漂亮,她很爱笑,不会说汉语的她憨憨地逢人就笑,笑是她最好的语言。
憨厚的女主人请我们每人喝一碗青稞酒,她笑着将一个大瓷碗盛满酒,高高地端到你的面前,所有的人,能喝的不能喝的,男的女的,按照藏人的风俗习惯,挨个都喝了一回。
DAY3
加拉———直白大草甸———直白大拐弯——— 直白村 8小时
“‘你辛苦了’。我是很累,可这话从一个年老的背夫嘴巴说出来,我说不出其中的滋味。”
用自己的徒步战略走完全程
第三天,一直在雅鲁藏布江右岸行走,从加拉村走到直白村。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特点:走得慢,步伐小,但耐力好能坚持。为了不像第二天那样落队,我采取了自己的战略:慢就慢点,但要不休息不停地走,这样就会缩短与大家的距离。
一位67岁的叫罗布(音)的老背夫独自落在后面,他边走边喘,听起来是有气管炎之类的疾病。有好几次,我都想说,您别背那几十公斤的行李,放下,给别人去背或请别人帮忙,但我也知道这并不现实。他不会说汉语,我们之间很难沟通。突然,他对我,蹦出几个汉语,“你辛苦了”。听他这么一说,我一时有点懵,我是很累,可这话从一个年老的背夫嘴巴说出来,我说不出其中的滋味。
下午5点半,终于到达徒步终点直白村。
贴士
天气:秋冬季节里,去雅鲁藏布江徒步看到南迦巴瓦峰的机会很大。。
装备:衣服不要太厚,外面要穿一件冲锋衣。但要带上登山杖减轻体力消耗。可带上外伤药和感冒、消炎等药物。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