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旅游人文 > 触摸西藏 > 活动推荐

推荐:观湖日土 回归自然天堂

2015年03月21日 11:21    来源: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分享到:    

    日土是个小县城,但其境内那美丽的班公措却一直把领地扩展到了印度,甚至摇身一变在境外成了咸水湖。日土的岩画也十分出名,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此地虽小,却也绝对不可错过。

    鸟类乐园

    驱车从狮泉河一直向西北160多公里专程去日土看班公措。

    班公措又称错木昂拉仁波,意为“长脖子的天鹅”,位于喀喇昆仑山与冈底斯山之间,东起西藏阿里地区的日土县,向西进入印控克什米尔境内,真的就像是天鹅美丽的长脖子一样蜿蜒在群山之中。神奇的是这湖水在中国境内是淡水湖,而在境外部分则成了咸水湖。咸水湖中只有小虾没有鱼,而淡水湖中不仅鱼虾丰富,而且鸟类云集。中国境内有一个舰艇中队负责班公措的水上巡逻,海洋之外的内陆舰艇队在全国屈指可数。

    如果没到过狮泉河真的难以想像人类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我们长途行进在一片干得掉渣的土地上,见不到村庄,见不到人影,这个城市像是突然间长出来的,在夕阳下明晃晃泛着金光。那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影像。

    因为修路,从狮泉河到日土的路上,虽然是在著名的喀喇昆仑山与冈底斯山之间,但风光真是乏善可陈——除了黄土就是黄土,除了风沙就是风沙,偶尔远山的雪色带来的惊喜也不足以打消高海拔行进的艰难体会。我们不禁怀念起冈仁波齐周边的景致,和那一段路上时时与野生动物相遇的惊喜。其实,在藏区的旷野里时常会与野生动物相遇,最多的就是藏野驴和藏原羊,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定藏原羊就是藏羚羊。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在很多场合更正,白屁股的羊不是藏羚羊,藏羚羊只生活在可可西里地区,而且绝对不是白屁股。


    班公措周边没有看到野生的羊与驴,只有数不清的海鸥、野鸭以及各种水鸟。它们就停在湖边觅食游动,看到人并不飞开。除非是人已靠近到一米左右的距离,它们才慢慢向四周飞出一米之外的距离。班公措盛产一种被称为高原无鳞裂腹鱼的鲤科淡水鱼,还有几种国家级保护鱼类。这里湖水清澈,波浪翻滚,是鸟类自由展翅飞翔的家园。

    湖边惟一的建筑是一个鱼庄,有三四间房子可供食宿。老板是一对夫妻和妻子的弟弟。他们是新疆籍的河南人,阴差阳错跑到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已经三年有余。有二三条船泊在岸边,原本用来游览的机器船坏了,游人也深入不了湖中。一条大木船用作晒鱼干的船屋,干到不同程度的鱼晒了一船。看来一条小船已足够他们捕鱼了。他们把捕到的鱼圈在湖边的网里,随时可以取用,几百只海鸥就在这鱼网周边飞来飞去觅食。

    传统的藏族人是不会吃鱼的,一方面是有着佛教传统的禁忌,更主要是因为在藏区有水葬的传统,而鱼就生活在水里。

    岩画记录历史

    日土的著名之处除了班公措便是岩画。来之前,我专门询问过来此考查的考古专家,他曾围着班公措寻找和记录过岩画。他说日土县境内的日木栋、鲁日朗卡、阿垄沟、康巴热久等十几处岩画不仅规模大、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也很高。这些岩画是用锐器在岩壁上刻凿而成,线条古朴,造型生动,色调简约而鲜明,内容主要表现高原古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如狩猎、宗教祭礼、骑射、放牧、农耕、舞蹈、战争等。日土岩画主要分布在班公措南部和东部近二三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日土县城和阿里地区的其他县城一样安静,也摆着数个台球案子,一样在磁砖与门上牛头之间平衡着时髦与传统。下午4点,这里的邮局才上班,一直工作到六点。明晃晃的阳光下最气派的办公场所除了电信,就是银行。在日土的农业银行门口,一位牧民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马拴在一棵树上,然后走进玻璃屋里理财。马在阳光下百无聊赖地俯身扬头东张西望,看到举起相机的我表现得极其厌烦,迅速转过头去;再迅速看我一眼之后,又迅速转过头去。也是,这荒野大地本来就是人家的地盘。

    日土藏语意为“枪又支架状山下”。日土县地处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北部,与印度相临。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属山地宽谷湖盆高寒区,境内多山,河网密布,谷宽5至15公里,最高海拔为6800米。新藏公路贯穿全县,可通狮泉河、日喀则、拉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乡、村都有公路相通。日土保存有一种古老的舞蹈——协巴协玛。

    路况:全程土路在修,预计2008年通车,最终需视情况而行。

    住宿:如果不上行新藏线到去往新藏,就要返回到狮泉河住宿。狮泉河是大城市,各种价格的宾馆和招待所都有。班公措鱼庄可以住宿,每个床位50元。

    饮食:日土县城内有几家川菜馆,进城就能看到。如果不在乎在藏区吃鱼,班公措边的鱼庄却也是不错的选择,鱼的价格视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