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点半后,雨终于停了,呃,好像不是停了,而是我们到的地方没有下雨,江岸边的石头上也不再湿滑,让我有一种非常幸福的感觉了。
雅江岸边象这样的山石滑落堆积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个个滑坡或山崖崩塌携带着巨大的山岩自山顶滚落,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粗大的树木,纵横交错间难以找到翻越的地方。在其间穿行,实在让人感到筋疲力尽。
快五点的时候,终于看见江岸边出现了一块平整的沙滩,沙滩上疏密有致林子非常美丽,让人有一种到家的感觉,加拉冬各到了。西饶他们的帐篷已经扎上了,篝火的青烟飘渺,越发感觉温馨无限。
今天是开始穿越以来最累的一天,穿越了2次没路的森林,分别是2个半小时和1小时;2次江滩巨石阵穿越,分别是1小时和1个半小时,还渡过了一条激流。今晚有这么漂亮的营地,真是老天爷对我们的褒奖。感谢……阿弥陀佛!
小树林里的营地是雅江的一个冲积沙滩,还有成堆的木头被冲到这里,省却了打柴的辛苦。这些丰足的柴火让我们今天的生活异常舒适,一天下来被雨水汗水湿透的衣服鞋袜,终于有机会可以彻底地烤烤了。
营地到了,西饶他们的刀又派上了用场。这是大个子西饶的藏刀,很重很精美。这次12个向导背夫一共带了2把短刀10把长刀,都是门巴刀和藏刀,锋利无比。小.刀割肉吃饭,大刀砍柴砍树开路,一直物尽其责。不能想象,在大峡谷里如果没有了刀,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雅江浑黄的水,加上砖茶和盐巴,烧茶喝。倒也没啥怪味道,只是喝起来沙噜噜的,有些硌牙。
穿越结束后曾很反省自己,那天第一次喝这雅江水烧的茶时,我还在心底嘀咕:这么浑的水咋喝啊?可在后来穿越的日子里,不管是雅江还是山涧里浑黄的水,根本没烧直接就喝了,那时咋就没了这会儿的想法了呢?
今天的晚饭很丰富,糌粑糊、辣椒酱、榨菜还有肉。因为有条件煮肉了,所以终于有熟肉吃了。虽然还是有些咬不动,但比血糊糊的夹生肉好了太多,感觉真的很幸福了。
因为漂流木材的丰富,我们堆起了一个巨大的篝火,大家围着篝火兴高采烈地烤衣服和鞋袜,旺扎还唱起了悠扬的藏歌,非常动听。还有好玩儿的就是大家烤了A面再烤B面,翻来覆去的,真是安逸舒坦的享受。
九月二十日 穿越第五天 加拉冬各到大智曲珍 10点半出发,18点扎营,徒步7个半小时,直线距离约2.81公里。坐标 29°45.750N 94°58.622E 海拔2684M 又是一夜疾风骤雨,加上雅鲁藏布彻夜的轰鸣,后半夜我才迷迷糊糊睡着了。早上八点多从帐篷里钻出来,大家都起得比较晚,照例是升火烧茶早餐,糌粑糊糊依旧。
八点半钟,我们还在早餐,营地右边的沙石堆上方发出了雷鸣般的吼声,地动山摇。我还以为是雷暴或是塌方,西饶他们都站起来向那沙石堆上方的垭口眺望,说爆发泥石流了。 我骤然感到了紧张,不知道这从垭口里迸发出来的泥石流会不会冲到我们的营地。有人爬上沙石堆去了,更多的人则静静地朝着垭口方向站着。巨大的轰鸣声一直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地弱了下来,西饶带几个人上去看看情况,这个沙石堆是今天我们的必经之路。
昨天到达营地后感到有些累,我就没有去爬那高高的沙石堆。现在西饶他们上去了,我才收拾了一下,带着相机也爬了上去。 稀软疏松的沙石一踩一个窝,爬起来还有点儿费劲儿,地上有很多野牛的脚印,还有些2寸来高的小树苗稀疏地生长着。
上到约30来米高的沙石堆顶部,我才看见垭口的情况。这是一个冰川融河自山口跌落形成的瀑布,平时应该是清澈的冰川融水,可这会儿从垭口流下来的却是褐色泥浆。垭口背后就是加拉白垒雪山,这些沙石就是由冰川融水携带下来逐渐冲积而成。冰河深深地下切沙石堆,形成极不规则又疏松的深壑,沟沿随时有坍塌的可能。这滚滚的泥浆冲刷着沙石两岸,汇入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
不敢站到更靠近边沿的地方,只好远远地拍了一张,没拍下来沟壑里的冰河。
看完冰河回来,很没底,问队长:我们真要从冰河的泥石流中涉过去?得到肯定答复。用绳子吗?西饶说不用。我会不会被泥石流冲进雅江?队长笑了:如果你想,可以去洗洗澡。我不再废话,开始准备出发。首先换上毛毡鞋,随身的东西都装进防水袋后再塞进背包。
想来想去还是不舍得收起单反相机,我想留下这些珍贵的镜头,卡片机虽然方便,但效果实在有限。天气很糟糕,雨雾迷蒙光线黯淡,单反的效果就已经很差了,更别说卡片。
涉过冰河先要沿江岸过去,巨大的岩石,稀松的山石渣和咆哮的雅鲁藏布都给人以极大的压力。我悄然地走过,不敢高声喧哗,生怕山石跌落,或是滑进雅江。只在心底再三告诫自己,小心踩稳,不能摔跤不能滑倒!
花雕率先过河,不知道他曾涉过这样的冰河没有,这几张系列片记下这段过程。
雨,丝毫不见减弱。背夫们开始涉过泥石流的冰河了,齐膝深的泥浆中跋涉,艰难和危险显而易见。一直都不用拐杖的几个背夫,也都拿着棍子在泥浆中慢慢前行,相互搀扶着涉过冰河,那情景感人至深。面对这暴虐的大自然,他们强悍地拼争,看图说话吧……
大峡谷归来一个多月,我都没完整地看过穿越的照片。跟以往的习惯不一样,平常出门的照片我会很快整理,出行记录也会很快开始写。
这些天整理图文才认真看了这些照片,并且,再次为它们深深地感动。为了记录,将花雕队长拍的我涉冰河的照片放上来,也让朋友一起来分享我们大峡谷的穿越。
涉过这泥石流的冰河,是我进入大峡谷以来最为震撼的一幕,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觉得不太过分。如果没有向导背夫们的强悍和自信,我们的穿越不可能顺利完成。因此,他们才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